茅奖之夜|东西:生活的复杂,需要复杂的写作技术去照亮

发布时间:2023-11-20 09:12

音乐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和专注。 #生活技巧# #音乐创作#

原标题:茅奖之夜|东西:生活的复杂,需要复杂的写作技术去照亮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浙江乌镇报道

11月19日晚,“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五位获奖者逐一上台领奖。其中为东西颁奖的授奖辞中写道,“东西的《回响》,以富于认识和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探索当代城市生活的精神状况。在社会与家庭双线并进的结构中,抽丝剥茧、洞幽烛微,呈露和整理人心与人性的复杂缠绕。现实与心理、幻觉与真相、困顿与救赎,冲突的对话构成灵魂的戏剧,有力地求证和确认我们生活的基石:真实、理解、爱和正义。”

东西在领奖台上(主办方供稿)

在领奖台上,东西幽默的一句开场白引来一阵笑声,“我是东西,来自广西。” 他说,早在十多年前,他就想写一部关于情感推理的小说,“但我的认知水平,还不足以让我动笔。写作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还包括历练、命运以及由命运刺激而产生的思想,仿佛煲汤,得用文火慢慢地熬。不着急,创作也需要自然地生长。所以,我感谢命运的赐予,感谢那些撞击我心灵的事件,感谢让我产生《回响》的灵感的人们,并感谢这部作品的共鸣者和欣赏者。在写作过程中,当我打开自己,与人物感同身受的时候,我就从心灵找到了现实,在罪里找到了罚,在逃避里找到了责任,在猜疑中找到了信任,在内疚中找到爱。生活的复杂,需要复杂的写作技术去照亮。我想,我正攀登在这条写作的道路上。”

责任编辑:

网址:茅奖之夜|东西:生活的复杂,需要复杂的写作技术去照亮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763

相关内容

茅奖之夜|东西:生活的复杂,需要复杂的写作技术去照亮
5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对话百余浙江青年作家,分享写作体悟
茅盾文学奖之夜: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
茅奖之夜|杨志军: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
14年后重回浙江,即日起,让我们与茅奖同行
茅奖作家杨志军:我更致力于发掘人性中的善良和爱
茅奖作家乔叶:我喜欢虚构的自由感和弹性
短视频时代下长篇文学应该去往何方?茅奖评委、作家这样说
复杂的世界,照顾好自己 ​​​​
新疆“90后”译者结缘茅奖作品《北上》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