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铸英魂 家风永传承|不顾剧毒农药的伤害,他为防汛战斗到最后一刻
[英] 英国女生化妆技巧 #生活技巧# #时尚美容#
原标题:英烈铸英魂 家风永传承|不顾剧毒农药的伤害,他为防汛战斗到最后一刻
【开栏的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千古名句道出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节的真谛,即祭奠先人、先贤。其实,清明节更重要的一层节日内涵还在于缅怀革命先烈、铭记历史、继承遗志。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清明祭祖既是一种尽孝之举,也是一种心灵洗涤,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教、弘扬好家风,是清明节家族团聚的重要内容。追思先祖美德,纳其德、正其身、修其行,把祖上好的精神传承发扬,建设良好家风。那么烈士的后代们,又是如何传承优良家风的呢?
清明期间,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将推出“英烈铸英魂 家风永传承”清明专栏,让我们一起走进烈士后代,听他们讲述故事,学习先贤先祖的优秀品质,革命英烈的高风亮节的优良品性。
极目新闻记者 王佳文
通讯员 廖雨华
烈士刘四海遗像
4月3日上午,清明节前夕,刘义华又一次来到武汉市汉阳区扁担山公墓,参加了2024年“家国又清明 鲜花献英烈”清明公祭活动,并怀念起在他18岁那年牺牲并埋葬于此的烈士父亲,据了解,刘四海为武汉农药厂工人,曾于1983年在汉江罗云埠堤段参加防汛工作,为防止剧毒农药被淹污染水源,他和青年工人们连续战斗3天转移抢运农药,自己因农药中毒不幸牺牲,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烈士,刘四海的妻子张艳梅说,她每年都会带着子孙后代来到汉阳区扁担山公墓祭扫,让刘四海的精神和家风得到传承。
刘义华在擦拭父亲的相框
牺牲自己保全汉江水源安全
1983年7月,汉江水位进入设防水位线。武汉农药厂附近的罗云埠堤段将有溃决的危险,为防止第二次洪峰侵袭,冲垮堤防使农药厂库存的大量剧毒农药流入江河,污染水源,危害人民生命,武汉市防汛指挥部令该厂迅速将剧毒农药转移到安全地点。
“他当时已经五十多岁了,但参加防汛的时候却一定要去‘青年突击队’。”张艳梅回忆道,当时武汉农药厂分配防汛任务时将年龄较大的刘四海安排在后方进行协助工作,刘四海却硬是要加入农药厂组织的“青年突击队”,和青年工人们一起到最危险的地方把任务完成。家人和同事们都纷纷劝他不要冒险,但刘四海还是义无反顾地冲到了防汛的第一线。
据了解,刘四海出生于1927年,祖籍武汉黄陂,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武汉农药厂当工人并入党。“见过旧社会的他,在新中国成立后非常有社会责任感,厂里有什么事他都冲在前面。”张艳梅说,“包括这次去防汛之前,他也对我和孩子们说,他是党员就应该冲在最前面,不要挽留他。”
刘四海与青年工人们一道,在汉江畔连续战斗了3天没有停歇。当转移抢运农药任务进行到了最后一天时,大家准备将库房内100多吨硫酸、二甲酯等有毒物质垫高以防止被淹没。由于库房狭窄又无通风设备,有毒物质挥发出来的有毒气体刺得人们眼泪鼻涕直淌,咳嗽不止。刘四海为了同志们的安全,让大家分班到外面休息,但自己一直在工作。同志们见他出现中毒症状,要他出去休息,他始终不肯,一直到任务全部完成才返回家中。
当日,还是高中生的刘义华下课回到家中终于见到了几天没见的父亲,却发现父亲的状态不太正常。“我父亲回来后不停地在流眼泪、流鼻涕,而且头晕不止,连饭都吃不下。”刘义华说,“我们一家人都慌了,赶紧把他送到了厂里的医务室。”此时刘四海已站立不稳、恶心呕吐,武汉农药厂立即将他送往医院救治。虽然经过全力抢救,但刘四海还是于7月15日牺牲。他用他的生命,保全了汉江下游水源的安全。
1987年3月16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刘四海为烈士。
刘义华(右二)参加2024年“家国又清明 鲜花献英烈”清明公祭活动
子孙传承优良家风
光阴已逝,岁月如流。40余年过去了,失去丈夫的悲痛让张艳梅仍刻骨铭心,但更多的是对逝者的怀念。张艳梅记忆中的刘四海是个热心快肠的人,从来不“以善小而不为”,就算是每天在农药厂上下班的路上,他的自行车后座也总要带上一位工友,帮别人节省脚力。厂里的各种事务他也总是积极参与,甚至在防汛中献出了生命。“他在厂里工作兢兢业业,好几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张艳梅说,“厂里的人们都说他是个老实本分的人,这也是他为我们家庭树立的家风,我和孩子们都和他一样本本分分了一辈子,没有给社会添过麻烦。”
刘四海和张艳梅一起生育了4个儿子,平日里农药厂的工作繁忙,但他对孩子们的关爱也没有落下。最小的儿子刘义华记得,他小学时曾参加一个航模比赛,刘四海得知后,总会从三班倒的繁忙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帮刘义华收集航模材料,并细心和蔼地教刘义华如何制作航模。这些父子互动的瞬间,令年幼的刘义华感到十分温暖,并在他的记忆中保存了数十年。
除了父爱,刘四海对刘义华的言传身教也让他受用至今。刘义华说,他曾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争执,吵得很厉害,刘四海知道后批评刘义华没有和同学搞好关系。刘义华认为自己在这场争执中占理,对父亲的批评表示不理解。刘四海却对刘义华说,有理更应该心平气和地与人交谈,任何时候都要与人和善,不要斤斤计较。父亲宽广的胸怀对刘义华的影响十分深刻,直到现在刘义华都把“与人和善”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爸爸,您放心,您给我们树立的良好家风,我们会让子孙一代代传下去的。”刘义华说。
(来源:极目新闻)
责任编辑:
网址:英烈铸英魂 家风永传承|不顾剧毒农药的伤害,他为防汛战斗到最后一刻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0381
相关内容
英烈铸英魂 家风永传承|不顾剧毒农药的伤害,他为防汛战斗到最后一刻鲜花祭英烈 家书思故人
清明祭英烈家国永念:祖国从未忘记,人民从未忘记
清明前夕祭英烈
河北石家庄:传承良好家风 建设和美栾城
邵阳市双清区:分享红色经典传承优良家风
用“国风”养“家风”,儿童家风家教传承电影《谁偷了我的棒棒糖》获孟子研究院学术支持
传承家风家训!成都双流举行“湖畔之光”第二季活动
雨花英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致敬公安英雄 | 家有英烈,我想对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