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被曹操一槊刺死的配角,历史上是威震三国的孤胆英雄
《三国演义》讲述了历史上的英雄故事。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经典阅读#
《三国演义》,是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古代文学史上历史题材小说的经典代表作。书中用炉火纯青的艺术笔法,为读者展示了一副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其中一个个鲜活如生的历史人物,智慧如诸葛亮,勇猛如张飞,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让人手不释卷为之倾倒不已,至今仍然散发着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正史,书中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只能做到大体基本忠于史实,万不可把它与真实历史混为一谈。作者罗贯中为了增加可读性,人为对三国时期的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都进行了幅度不小的化裁取舍,以尽可能地增加艺术效果,但如此一来,就不可避免地与真实历史出现了不小的误差。
比如三国时代的曹魏名臣刘馥,就遭到了《三国演义》的歪曲,对他的描写与正史大相径庭。刘馥,沛国相县人,出身平民。但他胸怀大志,不甘平庸,立志要干一番保国安民的大事业。
刘馥带着家人在扬州躲避战乱时,听说了曹操的事迹,认定曹操是能成大事之人。于是有心前往投奔。投奔途中,刘馥遇见军阀袁术的一支部队。刘馥竟然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主动求见带队武将戚寄、秦翊,用三寸不烂之舌劝降二人,让他们乖乖带着全副武装的部队一起投降了曹操,从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刘馥胆识非凡。
刘馥到曹操手下之后,最初并未得到重用,仅仅被任命为司徒府书吏。公元200年,曹操带领大军与大军阀袁绍在官渡地区紧张对峙,战况紧急。谁知道在这节骨眼上,曹操的后方出了乱子。
江东军阀孙策眼看曹操无暇南顾,于是趁人之危攻打曹操的势力范围江淮地区,而曹操在此地驻防兵力单薄,无力抵抗,守将扬州刺史严象被杀。孙策在江淮一带大肆烧杀劫掠,合肥、扬州等“郡县残破”,曹操心急如焚,却又抽调不出兵力。
危急时刻,曹操想到了刘馥,认为他堪当此任,“谓馥可任以东南之事”,于是任命他为新任扬州刺史,一兵一卒也没有调拨给他,刘馥就这么孤身一人赶赴江淮前线。看来曹操也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万一不成不过损失一个刘馥,万一成了还能保住扬州。
谁知刘馥居然上演了一出绝地反击,并成功逆转局面。刘馥来到合肥后,先走访当地的地方豪族和民间乡勇、盗匪武装,再次施展他的杰出口才,一个个说得他们心悦诚服,下定决心死心塌地倒向曹操一方,共同对抗江东孙策。
在地方势力的强有力支持下,刘馥如虎添翼,他迅速组织起一支军队,修缮城池巩固城防,使得合肥固若金汤。同时有招抚流亡百姓,开展垦荒屯田。
刘馥还身体力行,亲临一线,带领农民们兴修水利,使得当地连年丰收,人口增长迅速,农业手工业商业日渐繁荣,“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江淮一带形势迅速稳定。
刘馥还不罢休,“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成为三国乱世中的一方乐土,牢牢把合肥扬州一带控制在曹魏手中,刘馥由此成名,威震三国。
刘馥还富有军事才能,“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居安思危严阵以待,使得江东的孙策孙权等始终无隙可乘,不敢贸然来犯。建安十三年(208年),刘馥不幸病故,当地士民一片哀痛。
然而就这样一个威震三国的孤胆英雄,却被罗贯中可以歪曲丑化。《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写出名篇《短歌行》,其中有一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大臣刘馥说是“不吉之言”,气得曹操七窍生烟,一槊刺死了他。
刘馥就这样在《三国演义》里一闪而过成了小配角,使得这样一个英雄人物被人误解千年。关注更多三国历史趣闻,敬请阅读《三国演义》。
参考资料:《三国志》
网址:《三国演义》被曹操一槊刺死的配角,历史上是威震三国的孤胆英雄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41256
相关内容
曹操帐下五子良将的真实结局如何?与《三国演义》的记载有无出入三国演义中的文聘投降曹操后就不知所踪了,原来他依旧在建功立业
曹操唱曹操曹操唱曹操 曹操 三国搞笑配音视频 三国配音 三国配音
《隋唐演义》的流传程度,为什么比不上《三国演义》家喻户晓
别再被三国演义误导了!三国武力值的巅峰是这四位,吕布没有上榜
此人武艺出众,还屡次立功,但他在《三国演义》中却被马超秒杀
真读三国,不看演义:曹操真的与关羽约定过三件事?
气节与风骨,三国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诸葛亮为何要放走曹操?专家:不放他们就完了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把曹真“黑”的很惨?历史上的他竟然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