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俊敏:一针一线谱晋绣华彩 向新谋远扬绣道文化

发布时间:2023-12-01 09:24

艺术欣赏是一种文化传承方式,有助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 #生活乐趣# #艺术欣赏#

原标题:武俊敏:一针一线谱晋绣华彩 向新谋远扬绣道文化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是中国刺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里,孕育出了民间非遗瑰宝——晋绣。

翻开历史,独树一帜的晋绣已跨越5000多年历史长河;放眼当下,融合画、染、剪技艺的晋绣正绽放着全新魅力;畅想未来,晋绣中华艺术馆的蓝图谋划、古老绣片数字化制版和工业化生产,将让晋绣在产、研、学全产业链打造和品牌塑造上再提一档。

本期晋人匠心走进唐人绣坊,对话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晋绣“武氏绣法”第四代绣艺传承人、唐人绣坊掌门人武俊敏,通过她的故事,窥看非遗晋绣的前世今生,探寻晋绣发展的未来所向。

A 融合本土和异域风情 晋绣“武氏绣法”独具巧思

憨态可掬的虎头帽、立体造型的狮子滚绣球帽尾、满坠流苏的蝙蝠剪贴绣帽饰、色彩明艳的凤飞花围嘴……走进唐人绣坊,展柜里、墙挂上,一件件珍贵的老绣片让人移不开眼。这些绣片都是武俊敏的祖母留下来的,有些绣片已有上百年历史。

随便拿出一件老绣片,都是富有巧思的精品。“你瞧,这件狮子滚绣球帽尾多么生动逼真。单这一件作品就使用了钉片绣、平针绣、堆鼓绣、抽纱沿边绣等绣法。”武俊敏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起老绣片。狮子滚绣球帽尾以红绿缎面为绣布,分部绣制,缝合而成。绣片上,狮毛部分用绒线体现出毛质感,狮口挂着可以灵活摆动的彩色绣球,帽尾还点缀着闪闪的装饰亮片。轻轻抖动帽尾,一幅狮子滚绣球的生动画面便跃然眼前,可爱灵动,栩栩如生。

这些老绣片也仅仅只是晋绣历史华彩的一瞥。“如果说苏绣是工笔画,那晋绣就是写意画。”武俊敏介绍,晋绣风格多样、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极具黄土高原朴实、粗犷的民风,真切地反映着三晋大地朴实自然的民俗生活。

晋绣在唐代之前一直流行“锁绣”法,唐代开始发明了“平针绣”法,因针法多变化,“平针绣”法也成为晋绣流传至今的最重要绣法之一。其中,晋绣中较为出色的代表“武氏绣法”的针法分为9大类200余种,堆骨绣、贴布绣、纳纱绣均属于“武氏绣法”原创,特点在于刺绣过程中加以塑形及立体制作。

“祖父在恰克图做生意时经常带回来一些缀着小流苏、小银器、小铃铛等充满异域风貌的刺绣物件,祖母将这些异域材料绣进了一件件绣品中。”武俊敏称,这些元素让晋绣“武氏绣法”从一开始就融合了山西本土的风土民情和万里茶路上的异域风情。

B 三十余载针线年华 潜心钻研练好刺绣基本功

武俊敏的这一双巧手,遗传自绣活出色的祖母和热爱绘画的母亲。武俊敏,1965年出生于山西汾阳,受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幼就喜欢绘画和民间刺绣工艺。

20世纪80年代,20岁出头的武俊敏被招进太原市戏装刺绣厂,针飞线舞、色彩斑斓的车间,老师傅们精湛的技艺让年轻的武俊敏如痴如醉。其间,武俊敏将绘画与刺绣结合在一起,并学习掌握了各种戏装刺绣要领与出口抽纱绣片等制作工艺。武俊敏融祖传与师传的技艺为一体,形成具有武氏特色的别致绣法。

“那时候一有时间,就拿着还有空白面的纸张开始描画起刺绣纹样。有时候别人都吃饭、休息了,我还画得特别起劲儿。”说话间,武俊敏拿出厚厚的四本手稿。手稿几乎全部创作于二次利用的纸上,从龙凤狮虎到飞禽走兽,从花鸟鱼虫到卡通人物,足足有几千幅作品。武俊敏是位有心人,别人扔掉的废纸盒、礼品袋等,只要上面有心仪的图案,她都要剪下来进行收藏,积累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

90年代,武俊敏调到山西纺织印染厂刺绣车间工作,后又被派至深圳学习电脑PC绣花制版软件技术,成为刺绣车间的骨干力量。这段工作经历,让武俊敏在绘画设计外,掌握了前沿的绣花制版技术。

工厂破产后,武俊敏与丈夫租用原单位的机器打开创业之门。她一边开拓机绣订单,一边搞起晋绣艺术创作。1998年,武俊敏成立“太原市百汇绣品公司”,2009年更名为“太原市唐人绣坊艺术品发展有限公司”。

此后,武俊敏积极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国家级培训项目“清华美院纤维艺术高级研修班”、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等学习和交流。随着晋绣“武氏绣法”日臻丰富,非遗晋绣也被更多人所熟知。

C 结合画染剪等工艺再创作 传统晋绣迸发时代活力

小小一方画布上,先以画笔沾取丙烯颜料晕染绘制,画出主画面,并加以留白,再用针线加以勾勒刺绣,突出焦点和层次……如今,古老的晋绣在武俊敏的手中,正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展现着时代的魅力。

“作品保留原有的笔墨神韵,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物象立体感,同时还将‘画绣合一’‘染绣合一’等核心技术手段加以应用,实现新的超越。”武俊敏介绍,在研究刺绣工艺的过程中,一直想要依托传统晋绣,并融合其他手工艺界别,让晋绣在绣法和作品呈现上有迭代更新。

多年来,武俊敏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以针代笔、以线润色、以堆为骨、立体为型”等新技法,在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并将传统手工刺绣工艺的原创性和电脑绣花批量化、标准化生产的优势相结合,研发、生产出具有山西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创品及生活用品系列。

如今,晋绣“武氏绣法”完美结合“画绣合一”“染绣合一”“剪绣合一”“人机合一”技术手段,使晋绣这一文化瑰宝在保留传统刺绣风格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超越。

为弘扬晋绣非遗技艺,让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感知晋绣,武俊敏还成立非遗晋绣研学基地,积极拓展多元化的晋绣展示、展演体验互动,融合晋绣新技术的体验项目也进入研学课程中。“通过研学课程讲解,市民和孩子们可以了解晋绣前世今生,而通过亲手在刺绣绷子上绘画、刺绣,大家可以感知晋绣在当代的新技术,这对晋绣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有‘后继有人’有着重要意义。”她说。

D 艺术馆展陈工业化生产 立足绣道拓宽非遗“朋友圈”

武俊敏是个执着的人,每个阶段,她都会给自己定目标、下任务。如今,57岁的武俊敏还在萌生着一个个新的想法,试图在晋绣产、研、学全产业链上实现更进一步的创新突破。

“晋绣文化与中华刺绣文化同源同脉,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重要内容,有必要成立一个艺术馆,对古老的非遗晋绣进行收集、展示、推广。”成立晋绣中华艺术馆的蓝图在武俊敏心中谋划已久。未来,武俊敏计划通过将晋绣中华艺术馆打造成为百姓城市会客厅、群众身边博物馆、非遗传习和人才培养基地,让民众从晋绣历史的系统梳理、古老绣片的展示展陈、晋绣技艺的互动体验中,感知厚重的山西文化和深远的绣道文化。

让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武俊敏计划创作山西人文景观系列作品,以“人机合一”、“画绣合一”的创新手段,结合山西古城、古镇、旅游景区、戏曲的等特色文化元素,设计转化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晋绣产品,通过传统文化进院校、进景区、进社区展示、展演、体验、互动、直播带货等形式,让晋绣成为宣传山西文化的载体,连接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收获更多年轻的消费群体,引领晋绣走向文旅时尚消费的新高地。

晋绣是宝,但有困局。武俊敏坦言,作为民间的精神或感情寄托的载体,历史上的晋绣既没有得到文人雅士和达官显贵的追捧和欣赏,也没有引起名噪一时的晋商的发现乃至商业运作。因而,成为商品的晋绣产品较少,特别是形成高附加值的晋绣商品更少,晋绣的绣品存在档次低、精品少、专业技能人员比例小、生产规模小的短板。接下来,武俊敏计划收集更多的晋绣古老绣片或者绣图,通过数字化制版,推进晋绣这一传统工艺民间刺绣迈向工业化、规模化生产。

山西晚报记者 张彩云

责任编辑:

网址:武俊敏:一针一线谱晋绣华彩 向新谋远扬绣道文化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935

相关内容

武俊敏:一针一线谱晋绣华彩 向新谋远扬绣道文化
绣线比针尖还细,绣出1.2万个人物,沈绣传人“复刻”《姑苏繁华图》
一针一线,绣出幸福花样
河北定兴:文化名家校园宣讲 非遗京绣薪火传承
“00后”彝族“绣郎”飞针走线“绣”繁华
昆山大渔湾茉莉绣庄庄主陈丽华:心怀热爱 一线生花
“行进中国”调研行·活力贵州|指尖上的非遗 “绣出”新的故事
广西兴安百年非遗瑶族反面绣 “绣”出生活新风采
贵州麻江:指尖绣娘“秀”非遗 民族时尚促增收
新闻有观点 | 本周人物:一针一线一宇宙 非遗传承人绣出梦幻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