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拒绝面圣,出家六和寺,基于哪几个方面的考虑呢?理由有四点
学会拒绝,同时给出合理的理由 #生活常识# #社交技巧# #职场社交#
水浒里,宋江起义以对抗朝廷始,以征讨方腊终,一百单八将折损过半,硕果仅存者,仅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美髯公朱仝等有限几个,林冲虽然活着,却得了风瘫,鲁达坐化了,时迁也在得胜回京的路上得了搅肠痧,悲惨死去。那么武松的下场是怎么样呢?
关于武松的下场有两个版本,一是《水浒传》中说的出家六和寺,后至八十善终。二是冯家文小说《独臂武松》中写的与方腊之女方丽珠等合作,继续除暴安良,与朝廷军队周旋。起义结束之后,石化龙(石秀之子)、方丽珠失踪,武松去追寻他们的下落,行文至此,戛然而止了。
不管哪个版本的武松,都没有战死疆场。小编以为还是水浒中交代的武松下场,更加靠谱些个,理由有四。
第一、此时的武松已经心灰意懒,又加上断了一只手臂,给生活带来了影响,也影响了武松的武力水平,在权衡利弊之下,此时的武松不太可能重出江湖。
第二、林冲风瘫,已成废人,饮食起居,需要武松照顾,以武松的情义,断然不会抛弃林冲而重出江湖。
第三、武松断臂后,拒绝功名利禄,选择出家六和寺,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功德圆满”。怎么说呢?我们知道鲁达坐化是一种功德圆满,我们应该替他高兴,而不是难过。
第四、武松的身份是头陀,头陀就是和尚中的苦行僧,需要遭遇一番磨难之后,才能成神成佛。武松不肯进京面圣,放弃功名利禄,出家六和寺,但是朝廷没有忘记他,封他为清忠祖师,又给了他赏赐。对苦行僧来说,这已经是苦尽甘来,修成正果,夫复何求呢?
小编以为,武松断臂,也是一种自我完成,因为武松一生杀戮太重,不是在伤人,就是走在伤人的路上,征方腊时,断武松一只胳膊,是对武松的一种惩罚,也是为了取得一种平衡。断了一只胳膊的维纳斯雕像反而是一种完美,同理,断了一只手臂的武松反而是一种功德圆满,既然已经功德圆满,就可以问心无愧地颐养天年,没有必要再重出江湖,否则的话不是又走回头路了?
综上所述,小编以为,武松放弃功名利禄,出家六和寺,主要是基于上述四点的考虑。武松从此皈依佛门,以青灯古佛为伴,才是最终的归宿。
责任编辑:
网址:武松拒绝面圣,出家六和寺,基于哪几个方面的考虑呢?理由有四点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93329
相关内容
《水浒》:朱仝凭什么压过武松,坐上梁山第十二把交椅《水浒传》中演的是武松活捉的方腊,为什么书上说是鲁智深抓的?
水浒传中两个皈依佛法的好汉,谁参悟得更加透彻深刻
梦幻联动了属于是…郭老四是否有这方面的xp呢?
宋江得知武松断臂后,对吴用说了一番话,武松得知后留下照顾林冲
她曾因拒绝潜规则而出家为尼,即使剃光头也挡不住她曾经清新脱俗的气质
武松断臂后,宋江冷冷地说了4字,道尽了凉薄,也断送了兄弟之情
在《再见爱人》中,黄圣依坦露自己考虑离婚已近三年
武松能“重生”,杨志为何不能?人生有三大支柱,杨志砍倒了两根
王昭君以诗词面圣,未曾想皇后却暗中作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