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的错误,让皇帝自称“寡人”,闹了个笑话

发布时间:2024-11-08 08:35

历史事件中的幽默瞬间:罗马帝国的皇帝笑话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趣味分享# #历史文化分享#

《浅说水浒》第098期(文/焦目)

水浒是一部名著,堪称当时的武侠小说,看水浒,自然要看其中各不一样的人物命运、离奇曲折的故事、精彩绝伦的打斗以及男欢女爱那点事儿等。当然,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你可以看到更多,宋朝的皇宫,鲁智深的直裰,武松的戒箍,李逵的板斧、公孙胜的道,宋江的官,武大郎的炊饼,景阳冈的酒等。

其实,单是人物称呼方面,也有很多讲究。

比如今天的“老婆”一词,水浒中不但有,而且有很多相同意思的表达。像“大姐”“大嫂”“娘子”“妻子”“浑家”“拙荆”“内人”等,书中都出现过。林冲就叫老婆为“大嫂”“大姐”。虽然意思相同,但是要分场合使用,否则便闹了笑话。当然,施耐庵不是历史学家,水浒也不是史料,其中也难免会出现错误。

施耐庵是底层人,对老家地理,绿林豪杰黑吃黑这方面颇懂,但对上层就不太熟悉了,尤其是大官和皇帝方面。

见天子头戴软纱唐巾,身穿滚龙袍,说道:寡人今日幸上清宫方回,教太子在宣德楼赐万民御酒,令御弟在千步廊买市,约下杨太尉,久等不至,寡人自来,爱卿近前与朕攀话。——《水浒传》

这段话里,皇帝宋徽宗自称的词有两个,一个是“朕”,一个是“寡人”。说“朕”完全没问题,“朕”在秦始皇之前,并非皇帝专用,有点地位的人都可以用,屈原就自称过“朕”。但自秦始皇之后,“朕”就只能皇帝自称了。但“寡人”这个词,宋徽宗不能用,一旦用了,就是自贬身份。

学生时代,语文课本上有不少文言文,先秦的文言文中常出现“寡人”一词。诸如“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民不加多”等,都是诸侯国君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这些诸侯都是分封一方,自建一国,他们虽是国君,当相对于当时的周天子来说,仍是矮了一头。

即便后来的楚国、秦国、齐国等诸侯开始称王,但依然不是统一天下的君主,只是割据一方,他们仍然自称“寡人”。唯独周天子使用“予一人”,颇有霸气,毕竟人家是独一无二的,不用谦称。

有时候,这些诸侯们还会自称“孤”“不谷”“吾”等等,这些词都是自谦之辞,表示自己少人帮助,德行浅薄,偏居不生五谷之地,正是因此,所以不得不谦虚。言下之意,似乎是希望大家都来帮自己(统一天下)。(也有人认为是尊称,而非谦辞)

当然,这些称呼并不能通用,受场合限制。比如,“孤”仅仅用于诸侯对诸侯,但“寡人”不仅可以用于诸侯对诸侯的谈话,还可以用于诸侯对大臣的谈话。另外,有凶必须要称“孤”,无凶称“寡人”。

另外,在先秦时期,不但诸侯可以自称“寡人”,就是士大夫甚至女人都可以自称“寡人”。直到隋朝时,诸侯和王爷们依然自称“寡人”,五代后,诸侯逐渐不用“寡人”,而是自称“本王”。看到了吧,唯有诸侯或者割据一方的势力才自称“寡人”。

秦始皇之后,中国进入帝国时期,即便不是大一统,那中原王朝也是正统。这种情况下天子都是皇帝,自然要称“朕”。北宋也是大一统的王朝,若是宋徽宗自称“寡人”,那说明自己不算皇帝,只是割据的诸侯了,这岂不是自贬身份?

施耐庵没搞清这一点,所以让宋徽宗说错了话。

责任编辑:

网址:水浒传里的错误,让皇帝自称“寡人”,闹了个笑话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91806

相关内容

保安:別赶他,让我看个笑话
《水浒传》皇帝连宋江都敢赐死了,为什么唯独不敢动柴进?
哈里斯就是个笑话!
叶珂连话都说不清楚了,黄晓明居然娶了个笑话!
陈阿娇因巫蛊被废,金屋藏娇终究是个笑话
周渔在课堂上的笑话,还是让她感到有些尴尬, 笑话
提前告知犯错者这是不是个错误的选择呢?小米归来!
皇后偷偷在皇帝酒里下毒,哪知皇帝竟直接把酒赐给了下人
他是水浒传中最狠的反派,金庸笔下成了魔头,连虚竹也死在他手中
此少年在市井杀死屠夫,长大后成为大将军,最后黄袍加身成为皇帝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