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临死前:将所有遗产留给周海婴,却至死不被海婴认作母亲
购买海鲜时,活体水产品应尽快烹饪,死鱼死虾不宜购买 #生活技巧# #食物储存技巧# #家庭食材采购策略#
鲁迅先生的作品辛辣讽刺,他以看破人世间的真实笔触,道尽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压迫。在作品中,他无疑是如哲人般清醒的,但到了现实世界,他也如其他千千万万被封建枷锁禁锢的人一样,挣脱不开,逃不过。
套住他的其中一环是他的发妻,我们读鲁迅的作品总是绕不开她:她影响了鲁迅创作时的心境、思想状况;她无意中给予了鲁迅痛苦,那也是作家的灵感来源......她的名字叫朱安,她守着一份骗来的婚姻,与婆婆过了一辈子。她的遗嘱是所有遗产归周海婴所有,却仍不被海婴认作母亲。
鲁迅是最痛恨封建礼教的,但他今天戴上了有长辫子的假发,走入了满屋红光的喜堂,面前摆放的是最纯正的,在封建礼教的罐子里腌透了的女子——朱安。她马上就要成为自己的妻子了。
鲁迅也没想到自己会走到这一步。他当时正在日本求学,在西方的新思潮中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却收到了母亲重病的来信,让他迅速回绍兴一趟。
他心急如焚地打开家门,屋里没有散发中药的清苦气,也没见到卧床的人。母亲正好端端的坐在炕头,喜笑盈盈的为他介绍她挑中的儿媳妇。原来,母亲早就知道鲁迅不喜旧式女子,怕他年少不懂事去搞自由恋爱,便自作主张的策划了一场名义上为他好的骗局。
中国根深蒂固的大家长式欺瞒、传统婚姻、封建女子,鲁迅曾经在文章中批判过的所有东西,他所痛恨的每一种国民劣根性,都一五一十地同时出现了他面前,简直让人觉得讽刺极了。新婚当日,鲁迅便搬去了书房睡,他在孝顺母亲和自己的心愿两者间形成了无法妥协的矛盾,只好用这种无力的方式作为抵抗。
婚后的每一日大概都如此挨过,两人分居而眠,没有交流,甚至连一眼对视都是奢望。这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细节,都与朱安曾经梦想过的婚姻生活背道而驰。甚至没过几天,鲁迅便和周作人一起离开绍兴回到了日本,再不愿见她的模样。后来,鲁迅因为和兄弟闹矛盾带着朱安在北京住了一段日子,也只当她是个合租的房客,比陌生人都不如。
鲁迅欣赏许广平、刘和珍那样拥有新时代思想的先进女性,便与她们结合在一起,彼此间谈论天下大事,讲文学奥义,字里行间都是朱安一辈子都无法弄明白的新鲜玩意。
但朱安她是传统礼教教育的最好的女子,不然也断不会入了婆婆鲁瑞的眼。在她的观念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跟了鲁迅,哪怕他喜欢别的女人、哪怕他厌弃自己,朱安仍要拿出妻子的风度来,在老家照顾好婆婆,哪怕一辈子都是如此。
只可惜,做好妻子的本分便能得到丈夫的首肯这种想法,从来都是朱安的一厢情愿,鲁迅一生未承认过她为妻,留下的书信作品里看不到朱安的名字,就连她名义上的儿子也不愿认她。
鲁迅和许广平诞下一子的好消息是从上海传来的,沿着落后的风一路吹到了绍兴的村镇,吹到了正在屋内侍奉婆婆的朱安耳朵里,让她也跟着高兴。周海婴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却是族谱中自己名义上的子嗣,是她传统观念里可以依傍的家族继承人。
朱安不断地给上海写信,问及海婴的成长、个子是否长高、读书怎么样,仿佛已经忘了两人毫无血缘关系的事实。但是,连鲁迅都不想承认朱安的存在,周海婴又凭什么愿意叫她一声母亲!她如雪花般飘去的信,除非事关婆婆,否则上海几乎未有过回应。
一直等到了身体油尽灯枯的时候,朱安心里仍念着她顶梁柱般的大儿子,多次写信希望走前看他一眼,请求他作为唯一的继承人为她送终,这是她仅剩的心愿。但周海婴最终还是没有踏上前往绍兴的路。或是因为事情忙碌,或是不知见面说些什么好,或是他也像父亲一样厌倦这些吃人的传统,归根结底,他就是不愿意认这个母亲。
1947年,贫困交加、缠绵病榻多年的朱安离世了,她至死都在期待周海婴的到来,写遗嘱时也想着他,将遗产继承划分的明明白白。不过几日,周海婴便收到了这位“母亲”给他留下的礼物,几乎所有的遗产都通过法院转交到了他的手中,其中甚至包括了朱安自己的一些物件。
周海婴不去,是不愿,但葬礼总要有人主事,许广平的至交常瑞麟联络了鲁迅的好友亲眷等为朱安举办了葬礼。在那个战火纷飞、物资匮乏的时代,他们选用了好的寿材,又请人来诵念经文,除了与鲁迅合葬的要求,在葬礼的规格上尽量都满足了朱安。朱安被安葬在了西直门外的保福寺,她伴着阵阵殊胜的诵经声,终于结束了自己这清苦隐忍的一生。
鲁迅在我们看来是名人大家、是名垂青史的巨人,但在朱安眼里,可能只是一个背弃她的陌生丈夫。她不懂我们眼里的种种伟大,我们也无法亲身体会她多年熬过来的辛酸苦楚。
这一场婚姻终究是错的,它产自于那个时代,让每一个参与进来的人都受尽了折磨。我们能怨母亲吗,她一直坚信着自己是为鲁迅找了门好亲事;我们能恨鲁迅吗,可他是一定无法忍受封建礼教的;我们能怪朱安吗,她本来也能找一个普通人度过传统安闲的一生......
这是个无法解开的死局,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朱安这个名字终于不再是沉在历史之下的过客,最终浮上了水面。文学界替鲁迅承认了这个名义上的妻子,他们在研究鲁迅的同时也在探索着属于朱安的一生,他们藕断丝连,她永远是一个不该被遗忘的对象。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网址:朱安临死前:将所有遗产留给周海婴,却至死不被海婴认作母亲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91159
相关内容
蓝湛将所有温柔尽数倾注于魏婴一人钢琴诗人顾圣婴,中国钢琴界的“五圣手”之一,却30岁自杀身亡
彰显人性深处的光辉,粤剧《程婴救孤》将于6月18日首演
鲁迅身为文坛巨匠,后代今何在?儿辈是高官,孙辈是明星,都认识
你的一眼万年是魏婴,我的一眼万年也是……哈哈,没错,还是魏婴啦
女魃姒婴即将现身!
品不尽的阿令细节,从乱葬岗归来的魏婴…
当我们还是婴儿时,父母每一次爱的表达与传递…
粤剧《程婴救孤》首演获赞
鲁迅后人:独子资质平平,孙子做上门女婿,却没有一个人会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