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ART”参赛者代表张育生:家乡就是成长的土壤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关键,确保土壤富含有机物,pH值适宜。 #生活常识# #园艺种植#
原标题:“村ART”参赛者代表张育生:家乡就是成长的土壤
博罗县是张育生的家乡。从小就喜欢画画的张育生总是将目光聚焦在身边日常之物,正如他这次的参赛作品《门神》和《老店》,青砖房屋老木门上的门神,和一家开了几十年的老汤粉店,是一代人心中难以磨灭的形象,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参加“村ART”让张育生深刻感觉到,好的艺术应该往群众中深入。“家乡就是我成长的土壤。我希望把乡村和家乡的精神风貌记录下来,让大众看到。这次的‘村ART’大赛给了我很好的机会与平台,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一起为家乡的文化振兴做贡献!”
记录最浓厚的故事
Q-北京青年周刊
A-张育生
Q 本次参赛作品《门神》的创作灵感来源是什么?
A 我总喜欢把绘画主题聚焦在身边的事物上,我的风格是偏向于现实主义的风格,《门神》这幅画就像是停留在我们这一代农村孩子脑海里面,对于房子最早的认知那样。在我们的小时候,没有见过高楼大厦、别墅洋楼,我们生活的村子里到处都是泥砖、青砖砌成的房屋,房门都是对开的木门。逢年过节,每家每户都会在门上贴上门神,不管(门神)是变旧了还是破了,都不会轻易去撕掉,直到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才会撕下旧的门神换上新的门神。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样的老木门已经被各种各样的材料替代了,但是“贴门神”的习俗依然保存着,也希望这种传统习俗以及更多民间传统习俗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在这个百花齐放的年代保留下更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张育生参赛作品
Q 另一幅作品叫做《老店》,这幅作品的创作思路是什么呢?
A 我画的是一家我经常去的老汤粉店,它坐落在一棵大榕树下,开了几十年,店里的陈设也是很长时间都没有什么变化,老板在这做了一辈子的小生意,所有材料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几十年不变的老味道。我觉得,相对于城市里商场里的万般花样的店铺,它显得不是那么的干净,可选的品种也略显单调,但是它却是一代人对于汤粉最早的味道。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光顾这里,老板坚持在做的不只是这一项简单的营生,更是一种记忆中的味道。
张育生参赛作品
Q 在参与“村ART”作品绘制阶段,你有没有跟其他的艺术家或者是参赛者进行沟通?有怎样的收获?
A 有的。我觉得,“村ART”不单是一次艺术大赛,而是让很多参赛者去了解自己的家乡和习俗文化。我们会参与很多到乡村写生、采风的活动中。其实,我自己做了很多与文化宣传相关的工作。当我在不同地方去采风的时候,我会记录下当地最浓厚的故事,并且给画下来,我会让人们直观感受到当地的故事以及文化习俗。在这些过程中,我们就会更加深刻地了解当地的文化,这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Q 在泰康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落地之后,您能感受到家乡有了怎样的变化?
A 我感觉十分惊喜,整体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我自己都有些恍惚。而且整体的乡村更加整洁,绿化更好,道路也更加宽敞了。整体环境更加适合居住,也更加舒适。这是我最直观的感受。
Q 对于未来的乡村振兴工作,尤其是“村ART”艺术大赛的举办有怎样的期待呢?
A 肯定是希望这种活动能一直办下去。这次的“村ART”艺术大赛的奖品很特别,我特别期待能去罗浮山下·兰门村入住的体验,因为那边整体的环境看起来特别美,之前我很少会有这样的体验,所以十分期待。而且“村ART”是在群众当中展开的,增加了很多趣味性,希望大家能更多地去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人们对艺术的关注。
文 王雅静
编辑 韩哈哈
人物摄影 李英武
那尔那茜:春风马蹄疾 看尽城市花
白客:找自己 不停歇
郑妮娜力:尽心尽力
汪冰:心之所向 使人自由
田沁鑫&贾一平:创新不计成败 突围才是最好
张澍田:做人、做事、做学问
吴牧野:精准生活 无限游玩
胡杏儿:忙碌是一种幸运
吴彦姝&奚美娟:心灵相通 成就彼此
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
KnowYourself钱庄:置身事内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
点击以下封面,一键下单新刊
「 2024年3月21日 容永祺 」
责任编辑:
网址:“村ART”参赛者代表张育生:家乡就是成长的土壤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9047
相关内容
“村ART”参赛者代表张育生:家乡就是成长的土壤和美“湘”村|红庙边村:“村晚”“嗨”欢山旮旯
湖南益阳清溪村:“文学村”的新时代山乡巨变
他们向我投掷泥块,我却以泥育荷
成长,就是一个孤立无援的过程
作家刘亮程获茅盾文学奖后首部作品《大地上的家乡》出版
视频:土壤与我们的生活
龚琳娜用贵阳话喊话网友来打卡:我的家乡太美了!
这就是舞蹈生的真本事
或许这就是村BA的魅力,吴克群现场“乐不思蜀”,歌曲一首一首不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