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了,留下曾经万人空巷的“啼笑因缘”
在家电周围留出足够的空间,避免因散热不良引发问题。 #生活常识# #家电维护#
原标题:她走了,留下曾经万人空巷的“啼笑因缘”
据上海曲艺家协会、蒋云仙在常熟亲属消息: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原副主席、原新长征评弹团团长蒋云仙女士,因病于北京时间2023年11月18日上午在加拿大多伦多逝世,享年90岁。
青年时期的蒋云仙
蒋云仙,原名蒋珊, 1933年2月出生于江苏常熟。旧时常熟有“翁庞杨季、言归屈蒋”八大家之说,蒋云先即常熟望族蒋氏后裔,生于常熟县城的一个教师家庭,5岁丧母,7岁进石梅小学读书,毕业后进入常熟当地知名的淑琴女中就读。
云仙从小聪慧,读书勤奋,很早就展现出语言表达天赋,10岁时荣获全县学生演讲比赛第一名,平时喜爱校园文艺活动,曾梦想长大当一名电影明星。然而,因家道中落,她只读到初中二年级就被迫辍学了。抗日战争胜利后,蒋父为寻工作举家迁居苏州,借住于十梓街一个亲戚处。年刚14岁的蒋云仙,为替父分忧,毅然去学唱当时已颇兴盛的苏州评弹。
1948年,经人介绍,蒋云仙投到钱锦章的班子里当艺徒。当艺徒时,要改姓钱,还要立下文书接受一些严格的条件。开初,蒋云仙只能帮师母带孩子做家务,像个小保姆。经她再三要求,才让她在师姐们登台时去听书。年仅15岁的她,只能偷着学艺。她在师姐徐丽仙的帮助下端正苏州话发音,又随朱耀祥之子朱少祥学习朱赵版《啼笑因缘》。蒋云仙靠着勤学苦练,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她还冒犯“女徒不准学三弦”的规定,独自偷学三弦,为了不被发觉,她就拿掉弦马,作无声弹拨。近一年时间她竟学会了三弦、琵琶和说唱。不久,蒋云仙便在书坛崭露头角。年仅十几岁的她就敢于翻作上手,与师姐刘美仙拼档,一时传为美谈。1949年初,她参与了《苏州书坛》主办的“书坛皇后”选举,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
姚荫梅与蒋云仙
解放后,17岁的蒋云仙脱离钱家班,恢复了“蒋”姓,开始放单档演出,先后与刘美仙、朱少祥、徐丽仙等拼过双档,她吸收能力强,嗓音圆润乐感好,能熟练演唱各种流派唱腔。
1951年,蒋云仙在上海拜姚荫梅为师。白天她听姚荫梅演出,把书路、表白、对话默记在心;演出结束,直奔借宿的小阁楼,走笔飞录,当天夜场就在维纳斯书场(后改为大华书场)作“现吃现吐”的搬演。好奇听客日场听姚荫梅的,夜场再听她的,禁不住对姚荫梅说:“你新收的女徒弟活像录音机。”
蒋云仙不仅学到“姚调”,更学到了这位“巧嘴”的风趣幽默、形容绝倒,特别是善用各种方言。在姚先生的指点下,蒋云仙逐渐形成了活泼风趣、轻巧多姿的书风,起什么角色像什么角色。蒋云仙善于学习一切艺术门类,她将电影话剧中的角色表演巧妙地移植到评弹中去,使老听众能从沈凤喜身上看到《天涯歌女》里的小红的影子。
1957年,“双百”方针提出后,蒋云仙的《啼笑因缘》登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对于非上海评弹团籍的说书艺人而言尚属首次。《啼笑因缘》连续播演近半年的时间,深受听众喜爱,“蒋云仙”的名字自此家喻户晓。1958年,蒋云仙参与成立红旗评弹队。两年后,红旗队与长征队合并,长征评弹团建立,蒋云仙转隶长征团,编演了《野火春风斗古城》等新书,是当时评弹界工资最高的女演员。1961年,她在上海文化广场的评弹“翻箱底”演出上,压轴弹唱《什锦开篇》。
1962年,蒋云仙随团北上巡演,在北京、济南、青岛等地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声名远播。“文革”时期,蒋云仙被下放到上海崇明的五七干校,后分配至糖果厂工作。尽管由于时代的原因,被迫离开了自己心爱的书坛,但蒋云仙仍心系评弹,积极指导评弹业余爱好者。
1978年,蒋云仙复出组织重建新长征评弹团,并担任艺术团长一职。1979年,她作为正式代表出席全国第三届文代会。那时她已四十多岁,依旧坚持长期深入农村演出。大家争相听她的书,常有人带着晚饭早早来到书场占位子等开书,有时书场里挤不下,上上下下的气窗上爬满了评弹迷。在江苏芦墟、盛泽流传着蒋云仙两敌《姿三四郎》故事。
1981年,蒋云仙在那儿演出时适逢两个星期六,电视台播放热播剧《姿三四郎》,书场里依旧是黑压压的一片。蒋云仙说,“长期下乡演出使我认识到,人民群众喜爱的是活生生贴心入肉的人物。任何艺术重在塑造人物,这个原则不能变,表演手法却要因人而异变一变,这就是我变与不变的宗旨。”
蒋云仙录制长篇弹词《啼笑因缘》录像
1982年,蒋云仙荣获全国曲艺会演(南方片)表演一等奖。次年,她当选为上海市黄浦区人大代表。1985年11月,她赴北京参加南腔北调大汇唱演出,弹唱了具有自身风格的姚调选曲《别凤》。
八十年代起,蒋云仙在上海、苏州、无锡、常熟等地的电视台、电台录制长篇弹词《啼笑因缘》等大量节目,被誉为“空中霸王”,受到广大听众的热烈追捧,成为女单档的代言人,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演员。蒋云仙在《啼笑因缘》中饰演常熟人“王妈”一角,因她是地地道道的常熟人,用常熟方言将常熟人的实在、热情、机智均表现得绘声绘形,书场效果极好,即使土气十足,也听来土得亲切,土得质朴,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常熟方言。蒋云仙以《啼笑因缘》名满江南,她塑造的常熟娘姨王妈惟妙惟肖,也成为书坛经典形象。
1986年12月6日至13日,第七届“布莱希特”戏剧国际研讨会在香港举行。共有25个国家、地区的120多位学者专家出席这次会议。这次赴港学术性的演出,蒋云仙艺惊四座,令外国学者和戏剧同行们赞叹不已,说蒋云仙比布莱希特还要布莱希特!著名的戏剧家黄佐临情真意深地对她说:“云仙,评弹艺术登上国际论坛,你是要被载入史册的!”
1996年蒋云仙应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及理工科大学、维多利亚国立大学邀请讲演评弹艺术,受到留学生和华人学者的好评。1997年赴加拿大和唐耿良联合演出。1998年与唐耿良喜结连理,长期在加、美演出讲学,在国际艺坛十分活跃,亦回国演出。1999年8月,他俩接受了美国上海联谊会——国际评弹票房和海外昆曲社的邀请,到纽约演出,美国的评弹迷们呼朋唤友,有的甚至从康州、巴尔的摩等地赶到纽约,涌入书场,一过书瘾,以解乡愁。8月21日首场演出,400多名评弹爱好者挤满了演出大厅。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侨务组组长、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一秘以及上海联谊会主席耿英浦等都到场观赏,并向二老颁发了“终身艺术成就奖”。
蒋云仙虽然很早离开常熟到苏州、上海从艺,但一直情系家乡,并多次回常熟演出。常熟被称作“江南第一书码头”,评弹圈内曾经有老话:说书人在常熟走码头,可以连续三年不离开。蒋云仙多次来常说书,并因此与常熟著名的书场——梅李龙园书场老板创始人瞿尧良(小名老四)和老板娘招弟结下深情厚谊。
2005年,常熟评弹纪念馆成立,远在加拿大多伦多市的蒋云仙先生通过越洋电话,表达了对梅园故人的怀念,并写了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梅李的瞿老四》一文,讲述了她多次到龙园演出与瞿老四夫妇从相识到如同亲人相互牵挂的故事。2014年3月20日,81岁高龄的蒋云仙回到家乡常熟,特意走访母校石梅小学,并挥毫题词:“百年名校,英才辈出”。
张军
责任编辑:
网址:她走了,留下曾经万人空巷的“啼笑因缘”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769
相关内容
她走了,留下曾经万人空巷的“啼笑因缘”周海媚走了,李玟走了,吴孟达走了,郑佩佩走了……
王一博客场爆改主场,传递火炬现场万人空巷,法国进人都惊呆了…
非常想念曾经的那个她…
她伤心的或许是相柳夺走了她唯一能光明正大与相柳共处的契机
老友相聚聊不尽,每一次相遇皆因缘深 以服务民众为己任,德才兼备美名远扬
钦佩赵丽颖坚持18年之久的炽热之心,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她这条路走了18年!
「加长版叙事」探索姜景睿与薛芳菲的宿世因缘
《乡愁》里的那位新娘走了......
沈璃的举动大胆示爱, 由于曾经失去过她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