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入国际学校,我患上了“课间恐惧症”

发布时间:2024-03-15 11:28

参加烹饪课程,学习制作国际美食。 #生活乐趣# #消遣#

原标题:转入国际学校,我患上了“课间恐惧症”

四、三、二、一,下课铃的音乐响起。

我凭着肌肉记忆摸出抽屉里的耳机,一气呵成地戴上。在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后,教室里的人群如摊开的沙子陆续散去,空气急剧向静谧凝结。

抬头,目光正撞上经济学老师,他脸圆圆的,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笑眯眯地冲着我挥挥手,意思再明显不过——“别呆在教室里,出去走走。”

我嘴角抽搐了一下,不受控地扯出一个弧线,随即,走出教室,双手揣在兜里以此来掩饰我的尴尬。

也不知道为什么,转入国际学校后,我患上了“课间恐惧症”。

一到快下课的时候,我就心跳加快、呼吸凝滞,等到下课铃声响起的那刻,心脏更是砰砰狂响,仿佛要跳出耳膜。

你休息日都喜欢做些什么?

“Zoe,你休息日都喜欢做什么?”

Ada是我的外方班主任,开学第一天,她顶着一头灿灿的金发,笑盈盈地看向我。

我眉头紧锁,如临大敌,要怎么回答她,我是没有休息日的?难道其他同学不也是这样?难道我亲爱的班主任不知道?

这个问题出现得多少有点儿不合时宜。

“休息日都喜欢做什么?”

如果在小学前问我这个问题,我可以连说五分钟不带喘气。

还记得,家附近的公园里有一处长满青草的山坡。

天气好的时候,你会看见有一群孩子在山坡上躺平,然后滴溜溜滚下来,像一串小葡萄,我就是其中的一颗小葡萄。

但是,作为一名魔都的学生,休息日若都花在诸如在草地上滚来滚去这样的事情上,显然是不够努力的。

变化发生在小学一年级。

“这个世界正在狠狠地惩罚不努力的人”,我妈不知从哪个鸡汤博主那里看来了这句话,从此,我的双休日,就变成了单休日。

她花高价寻来了一位家庭教师,一位下巴尖尖、头发毛躁的大学生。大学生每个周六上午都会准时出现在我家门口,除了辅导作业外,也会为我提前讲解一些课本上的内容。

虽然休息日少了一天,但是期末成绩单上的数字一次比一次高,甚至有几个学期,我拿到了语数外三科的100分。

在尝到抢跑甜头后,妈妈更加印证了她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为了加速实现她心中“阶段性胜利”里程碑——进入重点中学,我的周末在小学四年级时已经被各种课内、课外补习班塞的满当当。

然而好景不长,七年级时,妈妈的计划遭遇“滑铁卢”。

中学科目数量膨胀,难度直线上升。尽管,我们已经在课程上选了又选,筛了又筛,短短周末的两个休息日,还是难以覆盖到所有需要补习的课程。

另一方面,我的成绩开始下滑。即便周末的数学补习班时长已经拉到3小时,依然无法弥补我在数学上“差了一点儿”的天赋。

此外,我和妈妈的关系分崩离析,迎来历史新冰点。

但也有一件好事,在补习班上砸了几十万,妈妈终于看清:这世界上,聪明的孩子太多了,我,根本排不上号。

最终,我们双方妥协,达成一致:别折腾了,反正早晚要出国,干脆早一点转进国际学校。

社恐i人的困境

然而,初来国际学校,我对这里的印象可不算太好。

原本,我盘算着,来到国际学校了总算可以和各种补课say拜拜了。

结果第一周,现实就给我了一记“耳光”——我发现,这里的同学不但补课,补的课程还很离谱。

有补棒球、网球、足球的,有补游泳、滑雪、马术的,也有补科学、历史、竞赛的。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在国际学校,补得最多的一门功课,居然是英文。

此外,形形色色的活动课也让人措手不及。

皮划艇、马术、高尔夫,这些听上去光鲜亮丽的活动,在我的知识盲区上踩来踩去。

而且活动课多在户外,遇上了天气不好,刮风下雨、风吹日晒,那真是一场浩劫。

没完没了的presentation也是一大难题。

在国际学校,老师非常喜欢布置presentation作业,甚至一些课程结课时不需要考试,而是以presentation代替。

老师们眼里presentation的优势极大,既可以展示个人性格、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但对于我这个社恐i人来说,真的要了大命,一站上台就开始紧张得磕磕绊绊......

当然,上述所有难题的伤害值,都比不上大课间,那真是我过不去的坎儿。

没人告诉我

“课间十分钟”应该做什么

我转入的这所学校,有两次recess(大课间),一次在上午十点,另一次在下午一点,时长30分钟。

在公办学校的一天24小时,以每节课45分钟和课间休息10分钟为单位,被割裂成碎片。

而在国际学校,没有老师在旁边催我赶紧下楼做操,没有老师占用这个时间“开小灶”。

在这0.5小时、30分钟、2400秒里,该做什么?

没人告诉我。

每到下课铃敲响,一种失控感袭来,教室数十平米的空间,仿佛漩涡一样将我吞没。无论我怎么挣扎,都只能在这一方天地间越陷越深。

一开始,我趴在桌子上装睡,以此掩饰内心的不安。但是很快就被老师注意到,“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要不要去医务室看看?”

好吧,此路不通。

后来,为了缓解大课间的尴尬境地,我会装作听音乐,头上顶着一副大大的头戴式耳机。

实际上,耳机甚至都没有连接蓝牙,无非是为我的发呆和无事可做增添了几笔合理性。

有时,我会装作很沉浸的样子闭上眼睛,当然,不会有老师来问我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他们能看出我是在享受音乐。

别的不说,我的演技可以说是在入学的这几个月突飞猛进。

你喜欢国际学校吗?

“Zoe,你喜欢国际学校吗?”班主任Ada最近染了一头红发,这让她看上去有点像安徒生的小美人鱼。

“这个嘛......”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同桌就抢先一步:“Zoe说今天图书馆里的咖啡太苦了,比上学还苦”。

我憋住笑,点头如捣蒜。

Ada冲我眨眨眼睛,下次可以试试拿铁泡小饼干,这是图书馆咖啡厅的隐藏款。

仔细想想,国际学校的生活,还是有不少可爱之处的。

比如,吃饭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三菜一汤的中式餐食物,也可以选择三明治汉堡这类“白人饭”,反正全靠自助,中西合璧也没人拦着。

如果你对某种食物过敏,学校会专门给你发一块胸针,餐厅的工作人员就会对你格外关照。

比如,学校里养了一只眼睛蓝幽幽的缅因猫。它有时候很严厉,会对在路上吵吵闹闹的学生突然嚎一嗓子。

但它大部分时间很乖,睁着圆溜溜的眼睛静静观察着学校的各个角落,又或是趴在你的腿边,用脑瓜子来来回回地蹭你的鞋,随即摊平在地上,翻着肚皮撒娇。

比如,老师会和你说很多学习之外的“闲话”,会关心你最近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

在这里,有一门世界公民课,课上老师讲《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讲俄乌冲突,讲Eurovision(欧洲的一个唱歌比赛)。上课的过程特别有趣,我甚至在这门课的课后research中,在Eurovision的相关内容里,找到了几首很不错的歌。

这几首歌我存在手机里,偶尔休息的时候会拿出来听听。

自从不再“假装”听歌后,我多了几分底气,胸膛也挺起来了!

学会为自己发声

是国际学校教我的事

如今,我已经进入这所学校一年有余了。

你问我的“课间恐惧症”痊愈了吗?

没有。

不过,在这里呆久了,我发现,社会本就是多样化的,有人有密集恐惧症、幽闭恐惧症...存在即合理。

另外,由于一年以后我即将面临大学申请,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申请准备上,大课间也变得忙碌起来。

那副头戴式耳机也已经很久不用了,最近天气不错,教学楼附近的大草坪片抽出了不少新芽,天气好的时候我会去走走。

有一次,我躺在草地上,翻个身,恍然想起多年前的周末,好像就是这样在山坡上自由地翻滚。

最后,我决心写出我和“课间恐惧症”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原来还有这种心理疾病的存在。

学会为自己发声,是国际学校教我的事。

· End ·

如果你也在考虑进入国际学校

可以点下方链接预约

CITD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学业规划大会

上海/青岛/深圳/北京/广州

南京/武汉/杭州/温州...全国巡展

点击图片立即预约☟

“预算30万可以送我爸出国留学吗?”这届留子出息了,开始反向鸡父母……

牛剑藤大满贯!源于400年英国Top私校,学术扎实、校园唯美,英美澳加各方向申请都超牛!

又爆雷!花1300万买学区房,连入学资格都没有?家长被坑惨了...

985博士妈妈大哭上热搜,“崩溃感”正在席卷这届中产父母……

*注:本文图片均来源于pexels和摄图网。

责任编辑:

网址:转入国际学校,我患上了“课间恐惧症”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7464

相关内容

转入国际学校,我患上了“课间恐惧症”
女儿还在读小学,单亲妈妈就患上了癌症,感人电影《结婚礼服》
赵辉差点就要黑化了吧,曾经都是穿白衬衫,突然患上了黑衬衫…
美《大西洋月刊》网站:生物恐惧症使我们更孤独
当课间时老师播放了他的视频眼中全是你的身影…
“南海Ⅰ号”转入全面保护新阶段
席琳迪翁患病后罕见公开亮相
因为一个人,我爱上了这座城
猴西患红斑狼疮和白血病 音乐幕后晒出治疗过程
一个片段就让我迷上了整部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