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作家孙甘露新作面世,记录文学黄金时代风云
观看国际电影节获奖作品,了解世界电影的最新趋势。 #生活乐趣# #电影推荐#
原标题:茅奖作家孙甘露新作面世,记录文学黄金时代风云
近期,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孙甘露推出文学新作《被折叠的时间:孙甘露对话录》,该书集结了其跨越三十余年的对话精华,向读者展现了文学黄金时代的独特风貌,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孙甘露著有《千里江山图》《呼吸》《时间玩偶:孙甘露中短篇小说编年》《我又听到了郊区的声音》《时光硬币的两面》等,他的作品不仅被翻译成英、法、日、俄、韩等多种语言,还被收入海内外多种选集,深受读者喜爱。
新作收录了孙甘露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与多位友人的三十多次对话,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余年。对话对象既有毛尖等知名学者,也有小白、王朔等著名作家,此外还有徐静蕾等电影人。谈话的主题既涉及上海、小说、写作等与作者相关的内容,同时也不乏对当时流行电影、文学风尚变化等时代元素的探讨。三十余次对话反映了对话双方不同时期所关心的问题,与沧海桑田的社会变化互为见证。
茅奖作家的阅读史、观影史、写作史、心灵史
在对谈中,孙甘露细数对自己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家和电影,回溯自己的写作来路和初心:
“就小说来讲,有马尔克斯、博尔赫斯、胡安 · 鲁尔福、卡尔维诺和俄国的屠格涅夫、高尔基……这份名单太长了。”
“当我看过戈达尔、侯麦、文德斯、塔可夫斯基、安东尼奥尼的电影,说不受影响,那是在吹牛。”
“《访问梦境》之前我写过一些短篇小说,一共二十多篇,但很可惜,在我最绝望的时候,我把它们全部烧掉了……对我个人来说,《访问梦境》并非来自一时冲动,而是经过长久的酝酿。”
“你找不到跟这个世界沟通的方式,在你周围也没有这样的人,你就选择写作,但写作就像隔着一个什么东西招呼一个人一样,你也听不到那边有什么动静,看一看,也看不到什么。”
记录文学黄金时代的“口述史”
新书收录的对话自1993年开始,集中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那时文学方兴未艾,纸媒尚且兴盛,电影票房过亿已属罕见,一切都在生长。三十余次对话,以问答的形式,记录下文学黄金时代的气象与细节,以及其间写作者的认知与感悟。
著名作家王朔称赞孙甘露的书面语最为精粹,就像是上帝按着他的手在写,使人们对书面语重新抱有尊敬和敬畏。评论家陈晓明教授则认为,若不读孙甘露的小说,人们就不能说领略到当代中国小说的最险峻的风光。
采写:南都记者朱蓉婷 实习生周宇婷
责任编辑:
网址:茅奖作家孙甘露新作面世,记录文学黄金时代风云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7361
相关内容
茅奖作家孙甘露新作面世,记录文学黄金时代风云14年后重回浙江,即日起,让我们与茅奖同行
茅奖作家徐贵祥新作《老街书楼》在京首发
孙甘露获聘浙江大学“驻校作家”:故事讲了,寓意就在里面
短视频时代下长篇文学应该去往何方?茅奖评委、作家这样说
5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对话百余浙江青年作家,分享写作体悟
茅奖作家陈彦的首部文集在西安首发
“豫籍茅奖作家作品”研讨会圆满举行,共促河南文学创作与研究
茅奖作家乔叶:我喜欢虚构的自由感和弹性
新疆“90后”译者结缘茅奖作品《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