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后重回浙江,即日起,让我们与茅奖同行

发布时间:2023-11-15 18:08

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进行手工艺活动,创造共同回忆。 #生活乐趣# #手工艺#

原标题:14年后重回浙江,即日起,让我们与茅奖同行

当网友习惯了碎片化阅读,当下的长篇文学创作如何锁定受众?

当影视IP改编撞上“小帅3分钟教你读完《XXX》”,文学创作又该去往何方?

如果这些问题,抛给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杨志军、乔叶、刘亮程、孙甘露、东西,他们会给出怎样精彩的回答?

11月19日晚上7:30,“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将在茅盾先生故里——桐乡举行,这也是时隔14年后,茅奖再次回到浙江颁奖。

从11月16日起,浙江将正式进入“茅奖时间”,从浙江文学馆到桐乡乌镇,从颁奖盛典到读者见面会,一系列文学活动将陆续上演,除了新晋茅奖作家外,诸多往届“获奖前辈”也会一一亮相。

他们如何写出那些浑厚有力的文字?我们又该如何理解他们塑造的角色和人物命运?

即日起,潮新闻联合桐乡市传媒中心,推出专题报道“与茅奖桐行”,带你沉浸式体验一个特别的茅盾文学周。

一场星光熠熠的颁奖盛典

作为中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旨在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繁荣发展的茅盾文学奖,四十余年来,共评选出53部获奖作品,部部经典。

茅奖获奖作品如同史书,讲述着时代。

从《芙蓉镇》到《人世间》,这些作品的影视改编也牵动人心,深入时代的肌理。

家族史、女性、童年、谍战、悬疑……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得票多少为序):《雪山大地》(杨志军)、《宝水》(乔叶)、《本巴》(刘亮程)、《千里江山图》(孙甘露)、《回响》(东西)。包罗万象,内涵丰富。

他们有人历经数十年聚焦于生态题材,有人重回乡土情结和与女性视角,有人为自己童年一梦写下英雄史诗,有人为千里江山写情书,还有人因“4张电影票”开启写作之路。

今年8月,刚获得茅奖的杨志军,曾和潮新闻记者分享自己的故事,“你好,扎西德勒”青藏高原的印记早已植根于这位作家的生命中,从《雪山大地》的创作历程到作家之路,在茅奖颁奖现场,他又会分享什么故事?

作为第一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70后女作家,乔叶也是春风悦读榜的老朋友。

今年4月,乔叶《宝水》摘得第十一届春风女性奖,在获奖感言中,她说:“美好的女性犹如宝水,也如明镜”。如今,以得票第二当选茅奖的她,又会有什么样的现场分享?

11月19日晚上举行的“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会一一给出答案。

一场惊喜不断的文学漫游

短视频时代下长篇文学应该去往何方?

青年作家有什么样的创作经验?

影视改编如何能推动文学的影响力?

刘震云、刘亮程、马伯庸、王劲松……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行业作家、业界大咖、媒体……在“昭明书会”齐聚一堂,对国内文学、戏剧、影视行业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论坛之外,评书场、国乐剧院、环湖剧场、日月广场、枕水西码头、木心水平台……乌镇各个角落,都能偶遇到各类文学大咖。

想和5位新晋茅奖得主面对面交流?11月17日下午,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5部获奖作品的签售会将在昭明书院举行。

11月17日、18日,《听风者》《一句顶一万句》……精选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篇目改编电影将在乌镇西栅环湖剧场进行放映。

在日月广场和木心美术馆外水平台,结合墙、屋檐、树、水、摇橹船等极具特色的古镇环境为舞台背景,12部茅盾经典获奖文学作品所改编短剧将轮番上演。

在街头巷尾的公共区域,角角落落的朗读亭,更隐藏着“我语茅盾,在乌镇”“文学cosplay”等多重玩法,等待大家一起解锁。

我们会以vlog日记的形式,带大家看看乌镇在戏剧周、互联网峰会外的另一面;和大家深度聊一聊桐乡那些宝藏文学胜地,时隔多年,再次回归桐乡的茅盾文学奖,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无法赶到桐乡现场的朋友,也可以在杭州的之江文化中心,感受茅奖氛围——

11月16日下午2:30,茅奖作家毕飞宇、徐贵祥将带领大家共游浙江文学馆,分享他们眼中的浙江文学。

11月20日上午10:00,第十一届茅奖作家也将现身浙江文学馆,与浙江青年作家举办见面会,进行创作分享和互动交流。

来,在接下去的一周里,让我们暂时从繁重的日常中跳脱出来,走进文学,走进与茅奖桐行的一段难得时光。

(来源:潮新闻)

责任编辑:

网址:14年后重回浙江,即日起,让我们与茅奖同行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695

相关内容

14年后重回浙江,即日起,让我们与茅奖同行
张霸与张郎同行的脚步将越来越远,重回夏日里的3班时光…
新疆“90后”译者结缘茅奖作品《北上》
5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对话百余浙江青年作家,分享写作体悟
浙江民间文艺最高奖揭晓 宁波宁海文学作品斩获“映山红奖”
让我们延续这份「菲常萧张」的情谊,携手同行
茅奖之夜|东西:生活的复杂,需要复杂的写作技术去照亮
“豫籍茅奖作家作品”研讨会圆满举行,共促河南文学创作与研究
茅奖之夜|杨志军: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
五一文化客| 茅威涛与李云霄:一次纪念,一番新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