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讲座,让青年鲁迅的七年留学时光重现

发布时间:2024-03-09 22:17

[绿化植物]如何养好万年青 #生活知识# #绿化植物#

原标题:这场讲座,让青年鲁迅的七年留学时光重现

“今年是鲁迅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留学的100周年,也是从仙台开始,弃医从文的标志性事件发生,文学家鲁迅逐渐被大家所熟知。”3月9日下午2点,现任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副馆长、文学博士姜异新做客郑州图书馆,为听众带来了《鲁迅的二十岁:鲁迅的七载留日华年》专题讲座。

主讲人姜异新著有《互为方法的启蒙与文学》《沙滩红楼:新文化景观》《走读胡适》《读懂鲁迅》《导读》《别样的鲁迅》;编著《他山之石:鲁迅读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鲁迅致姚克信札》《胡适论教育》等书籍作品。

讲座中,姜异新以每一学年为线索,讲述了鲁迅从弘文学院、仙台医专、独逸语(德语)专修学校的日本求学之路。“鲁迅对文学的追求是不间断的,弃医从文的变化也不是突然完成的。”姜异新在讲座中通过对史料展现、图片展示、案例讲解,深刻剖析了经过外语学习、名著翻译、仙台学医的鲁迅走上文学之路的原因。

记者从讲座现场了解到,此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来自姜异新的著作《究竟是青春:鲁迅的留日七年(1902—1909)》。该书呈现了鲁迅在奔赴东洋、修习日语、转向医学、介绍科学、弃医从文、编辑书刊、从事翻译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或事件中的真实形象。并从文学传记、学术论文、策展笔记三个不同的文体来考量鲁迅的留日七年,分别注重其文学性、学术性和视觉性。

讲座结束后的交流环节,姜异新解答了现场观众的疑问,并提出要更全面地看待鲁迅的观点,要放在百年前的历史环境中看待其文学作品,摒弃断章取义的理解。“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鲁迅。”面对不同观点的交流,姜异新说。

据悉,本次讲座是“天一文化讲坛”总第391期。该讲坛致力于成为大众领域内知识与思想的普及者,“天一文化讲坛”以剧场演讲、视频短片、线上课程等形式,从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艺术学等各个领域,探讨与人有关的一切。

正观新闻记者 左丽慧 李居正 文/图

责任编辑:

网址:这场讲座,让青年鲁迅的七年留学时光重现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6687

相关内容

这场讲座,让青年鲁迅的七年留学时光重现
七年的时光,从“星玥”到“行影不璃”…
《我的沉默震耳欲聋》:鲁迅先生的“朋友圈”
曾经的西周时光,再也无法重现,犹如梦幻泡影我愿穿越时空…
拆书帮丨《我的沉默震耳欲聋》:鲁迅先生的“朋友圈”
七年过去,林昔与苏楠重逢,一切仿佛既新又旧,宛如时光的微妙交错
快乐温暖时光重现
沈阳80后青年作家要打造中国首个加拿大留学系列电影IP
撕裂的家族:鲁迅与弟弟周作人大打出手,19岁亲侄子当众饮弹自尽
鲁迅剪掉辫子后,写下一首流传百年的爱国诗,让无数青年人羞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