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迷恋秦砖汉瓦,这位艺术家把汉字拆解再创作

发布时间:2024-10-05 19:28

篆刻艺术,领略汉字之美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手工制作的乐趣# #手工技艺教学#

在上海的抽象艺术圈中,潘微是一位资深的代表人物,从1990年代初期至今的三十多年来,他不仅勤于个人创作,也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交流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近日“迁徙中的书写——潘微艺术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

如何欣赏抽象艺术,或许在潘微的个展中,观众能找到答案。近十几年来,艺术家潘微频繁地穿行于中国、日本和瑞典之间,像候鸟一般持续着创作与策展、教学和游历的迁徙状态。

潘微最初的创作其实是具象的,他告诉记者,抽象创作发端于1995年,当时的动机始于对汉字造型结构的迷恋,甲骨钟鼎、秦砖汉瓦、真草隶篆等各种汉字书体是他创作之初的基本视觉符号。他对单个汉字进行拆解后,不断地尝试用碎片化的部首和笔画进行重新组合,再开始层层地叠加,书写到最后的图式已经疏离和消解了书法的本体,转而进入了抽象艺术更为宽广的视觉领域。

“在书写的过程中,我认为可以通过线条来表达复杂而丰富的思想感情。其实书写动作的每一笔都是很抽象的,粗细、快慢、疏密、顿挫,会产生出一种特殊的节奏”,潘微表示。

中文、日文和瑞典文的重叠书写,来源于潘微每年在东亚和北欧之间的长途迁徙与时空穿越,其间的各种甘苦体验都被文字书写出的画面表达出来,他把这个全新的系列命名为《年·月·日》,颇有“一期一会”的觉悟。

记者看到,在《年·月·日》这个系列绘画作品之外,本次展览上潘微还展出了一系列以陶器、瓦片、木材和大漆为素材的大型装置作品,这些以传统物质材料为载体的创作实践其实已经延续多年。

展览展出至10月27日。

责任编辑:

网址:因为迷恋秦砖汉瓦,这位艺术家把汉字拆解再创作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60825

相关内容

狠狠钟爱秦皓身上的破碎感,再次重温了猜猜,深深迷恋那破碎感中的秦皓
当沙画遇上甲骨文——《汉字有话说》创作分享会在京举办
男子把70岁母亲关进坟墓,送一顿饭就砌一块砖,直到把坟口封死
84岁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瓦列里·列德涅夫来中国办展,去年还曾举办讲座
青年艺术家葛雅静:创作的游戏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单雄信为什么死前大骂秦琼
俄罗斯艺术家瓦列里·列德涅夫百余精品画作亮相中国美术馆
“江山如此迷人,引来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秦皇汉武,唐宗明祖
艺术家田七将启动“万福中华”书法创作计划
秦孝白@于毅yan 名满大唐,有艺术家的坚持和骄傲…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