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保护发展新农村“非遗灶头画”
鼓励孩子发展兴趣爱好,如音乐、绘画、体育等,促进全面发展。 #生活知识# #儿童#
原标题:浙江嘉兴:保护发展新农村“非遗灶头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近日,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在丰义景区设立灶头画展示馆,挖掘和发展以灶头画为代表的乡土文化。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灶头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摄
海盐县非遗灶头画传承人赵生波介绍,海盐位于富庶的杭嘉湖平原,民间一直有在灶台创作画的传统习俗。以通元灶头画为例,具有色彩斑斓、造型夸张、装饰性强等艺术特点,从形式上可分为图案型、文字型和线条纹样型三类。从内容上可分为:神像类,如天官、财神、和合、招财利市等;动物类,如龙、虎、羊、鸡、鹤、鲤鱼、喜鹊等;历史故事(人物)类,如古城会、赵云救阿斗、岳云大战陆文龙、麻姑上寿等;文字类,如福、禄、寿、喜、一本万利、五谷丰登等。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灶头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摄
据最近一次调研显示,通元镇15个行政村(社区)仅有泥工师傅78人,参与砌灶头画的只有29人,近3年共砌灶373座,平均每年砌灶124座、每人每年砌灶画为4.8座。在江浙沪有名的灶画传承人代表赵祥松近3年共砌灶27座。真正掌握这门技艺最大的74岁,最小的47岁,平均年龄为56.3岁。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灶头画非物质文化进校园。 通元镇政府供图
嘉兴市把灶头画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对灶头画的抢救与保护,进一步加大专业人员培训力度,安排灶头画传承人和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两员”(文化下派员、文化专管员)队伍开展保护传承培训活动,组织灶头画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让青少年了解传统习俗和艺术,拓宽学生视野,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
网址:浙江嘉兴:保护发展新农村“非遗灶头画”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48
相关内容
浙江嘉兴:保护发展新农村“非遗灶头画”光影闪童梦,画趣拾非遗!越秀区非遗在校园成果作品展开展
浙江义乌佛堂镇:让非遗“触手可及”
浙江余姚:非遗民俗活动庆元宵
老街幸福染坊:让非遗保护传承从“进社区”迈向“在社区”
嘉沙非遗联展开展 “宝剑”携手“小刀”共绽非遗魅力
湖南衡山: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
弘扬优秀民族民间艺术 促进非遗传承和创新
国家级非遗项目自贡扎染巡展开展 展出扎染画作和扎染文创类精品作品120余件
鲁山县7名非遗传承人在非遗传承技艺大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