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古文阅读基础巩固专练一之实词 · 古今异义(十七)

发布时间:2024-02-10 09:03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和思考能力。 #生活乐趣# #情感交流#

原标题:【高考备考】古文阅读基础巩固专练一之实词 · 古今异义(十七)

来源:语文习者 作者: 李蹊

1.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语的数量是( )

①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②于反复不宜卤莽 ③天子我丈人行也 ④以货物与常 ⑤律知武终不可胁 ⑥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⑦匈奴诡言武死 ⑧武等实在 ⑨蹑足行伍之间 ⑩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⑪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⑫朝夕遣人候问武

A.1 B.2 C.3 D.4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出现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沛公居山东时 B.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不能早用子 B.沛公居山东时

C.莅中国而抚四夷 D.宗庙之事,如会同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思厥先祖父 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而气候不齐 D.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B.不如拼搏一笑

C.行李之往来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①加之以师旅 ②用之如泥沙 ③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④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⑤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⑥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⑦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⑧然后从而刑之 ⑨多于市人之言语

A.①③④⑥⑧ B.①④⑤⑥⑦ C.③④⑤⑧⑨ D.②③④⑥⑧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有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①然后从而刑之 ②俯足以畜妻子B.①虽然,每至于族 ②为之踌躇满志

C.①行李之往来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①将军战河北 ②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8.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不全包含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齐楚之精英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俯足以畜妻子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可谓智力孤危 西蜀丹青不为采

9.下列加点字中不含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以为侵官、生事、争利、拒谏 B.故略上报

C.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D.纵情以傲物

10.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役聪明之耳目 B.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可谓智力孤危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叶叶相交通 B.既窈窕以寻

C.不抑耗其实而已 D.抚孤松而盘桓

12.下列各项中不存在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 B.凌万顷之茫然 C.石苍黑色,多平方 D.须臾成五采

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 B.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C.今者有小人之言 D.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潦倒新停浊酒杯 D.老大嫁作商人妇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暮去朝来颜色故 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6.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既然已,勿动勿虑 B.自以为得其实 C.善万物之得时 D.既窈窕以寻壑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钱塘自古繁华 B.长余佩之陆离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D.本自无教训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皆为陛下所成就B.我丈人行也C.汉亦留之以相当D.然秦以区区之地

参考答案

1.D

①“从容”,古义:委婉含蓄;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句意: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

②“反复”,古义:书信往来;今义:多次重复;句意:遇到(某种)变故的时候,要反复的斟酌,不宜鲁莽行事。

③“丈人”,古义: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今义:对岳父的别称;句意: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④“货物”,古义:财物;今义:商品,可供买卖的物品;句意:把财物送给了虞常。

⑤没有古今异义词;句意: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

⑥“故事”,古义:先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句意:降低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

⑦没有古今异义词;句意: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

⑧“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句意: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

⑨没有古今异义词:;句意:(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

⑩“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句意: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⑪“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指官员;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句意:就派官员以少牢之礼祭祀于宗庙。

⑫没有古今异义词;句意: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

⑤⑦⑨⑫没有古今异义词。

故选D。

2.B

A.“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句意:刘邦在崤山以东时。

B.古今同义,均为连续不断。句意: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砂砾,随便丢弃,遍地都是。

C.“故事”,古义为旧例、前事,今义指的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陈述一件往事。句意:屈尊而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

D.“根本”,古义是树木的根,今义为主要的、重要的。句意: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

故选B。

3.A

A.古今同义,不能够。句意:我不能早早用你。

B.古今异义,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句意:沛公在崤山以东的时候。

C.古今异义,古义,中原地区;今义,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句意: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

D.古今异义,古义,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今义,是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句意: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

故选A。

4.D

A.句意: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B.句意: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C.句意:但是阴晴冷暖不同。气候: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D.句意:傲慢自满地对待他人,即使是骨肉亲人见了面也会形同陌路。骨肉,指骨肉亲人,古今同义。

故选D。

5.D

A.古义:固定的道德观念。今义:长久不变的意志。句意: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固定的道德观念。

B.古义:“拼”和“搏”是两个单音节词,属于短语,分别意为拼斗,博得。今义:合成词,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比喻尽最大的力量,用自己的所有不顾一切地极度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句意:不如斗一下,换得一笑了事。

C.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句意:出使的人来来往往。

D.古今均为路途。句意:头发花白的人不在道路上背着或顶着沉重的东西了。

故选D。

6.A

①“师旅”:古义,泛指军队;今义,军队编制单位之一。句意:加上有军队来攻打它。

②“泥沙”,泥土和沙子。古今同义。句意: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

③“行路”:古义,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今义,走路。句意:就是骨肉亲属也能行同陌路。

④“钩心斗角”:古义,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句意: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低倾斜而建筑,(低处的屋角)钩住(高处的)屋心,(并排相向的)屋角彼此相斗。

⑤“可怜”:古义,可惜;今义,怜悯、值得怜悯。句意:楚项羽放一把火,可惜(华丽的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

⑥“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句意: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

⑦“日益”,一天天更加,古今同义。句意:(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

⑧“从而”:古义,接着;今义,连词,上文指明原因、条件、方法等,下文用“从而”引出结果、目的等。句意:然后就用刑法处置他们。

⑨“言语”,话语,古今同义。句意:比市民的言语还多。

②⑦⑨均古今同义。

故选A。

7.B

A.句意:这样之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然后:古义,这样以后;今义,顺承连词。

句意: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人的配偶。

B.句意:即使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虽然:古义,虽然/即使每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句意: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无古今异义词。

C.句意:出使的人来往。行李:古义,外交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旅行时所带的随身物品。

句意: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能到达现在的地位。夫人:古义,那人;今义,对别人妻子的尊称。

D.句意: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河北:古义,黄河以北;今义,行政区域划分的省份。

句意:防备其他盗贼的进来与意外变故。非常:古义,意外变故;今义,副词,程度深。

故选B。

8.D

A.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句意:使者来来往往。

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句意:防备其他的盗贼进来以及意外变故的发生。

B.精英:古义,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今义,最杰出的人才或最宝贵的事物。句意:齐国楚国收藏的珍宝。

故事:古义,旧事;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叙述。句意:跟从六国灭亡的旧例。

C.妻子:古义,妻和子;今义,妻子。句意:下能养活妻子儿女。

可怜,古义,可惜;今义,怜悯。句意:楚项羽放一把火,可惜(华丽的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

D.智力:古,智谋和力量;今义,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句意:可以说它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

第二句没有古今异义词。句意: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

故选D。

9.A

A.古今义均为制造事端。句意:认为我的做法是侵犯了官员的职权,惹事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反对意见。

B.古义:写回信。今义:刊登在报纸上;向上级报告。句意:所以只简单的给您回信。

C.古义:它实际上。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句意: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

D. 古义:放纵性情。今义:尽情。句意: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

10.A

A.耳目:耳朵和眼睛,古今同义。句意:劳碌灵敏明亮的耳目。

B.气候: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句意:一宫之内,气候却不相同。

C.智力:古义,智谋与力量;今义: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句意: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

D.夫人:古义,那个人,指秦穆公;今义,对一般人妻子的尊称。句意:如果没有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

故选A。

11.D

A.古义,互相通连;今义,运输事业。句意:枝枝叶叶相覆盖通连。

B.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句意:曲折蜿蜒进入深邃的山谷之中。

C.古义,它的果实;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句意:仅仅是不抑制不损耗它们的果实罢了。

D. 古今同义 ,流连徘徊。句意:我仍抚着孤松盘桓流连。

故选D。

12.D

A.爪牙:古义, 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B.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句意:越过旷远的江面。

C.平方:古义,平的、方的;今义:数学名词。句意: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

D.没有古今异义词。

故选D。

13.C

A.“行李”,古义:指外交使者;今义: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句意:使者来来往往。

B.“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句意: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

C.“小人”,古今义相同,均指“卑鄙的人”。句意:现在有小人的流言。

D.“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句意:(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

故选C。

14.C

A.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第二年。句意: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

B.因为:古义,于是写(作);今义,表原因的连词。句意:于是写了(这首)(七言)诗,作歌用来赠给她(琵琶女)。

C.潦倒:颓丧,不得意。古今同义。句意: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D.老大:古义,年龄大;今义,排行第一的人;船老大。句意:年龄大了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故选C。

15.D

A.“信”,古:副词,实在/今:名词,书信。句意:觉得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

B.“寄托”,古:寄身,容身/今:本意是心灵的某种依靠,即在人郁闷、伤心、迷茫的时候需要安慰,却找不到身边真实的依靠时,心中那不切实际的,幻想的依靠。句意: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

C.“颜色”,古:脸色/今: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句意: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D.“登高”,古今同义,登上高处。句意: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

故选D。

16.C

A.“既然”,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句意: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

B.“其实”,古义,那事情的真相;今义,实际上。句意: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

C.“得时”,获得时机, 顺应天时;适合时令。古今意义相同。句意:(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

D. “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句意: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

故选C。

17.A

A.(城镇、街市)繁荣热闹。古今意思一样。句意:杭州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B.“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色彩斑斓。句意:我配着长串的饰品陆离。

C.“不爽”,古意:指不差,没有过错。今义:多指不高兴、心情郁闷等,负面情绪。句意:妻子没有做错什么,是丈夫你表里不一反复无常。

D.“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的知识。句意:本来就没有良好的教育。

故选A。

18.D

A.“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句意: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

B.“丈人”:古义。对长辈和老人的尊称;今义,岳父。句意: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C.“相当”:古义,抵押;今义。差不多。句意:汉朝庭也扣留他们以相抵。

D.“区区”,古今义相同:小,少,形容微不足道。句意: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

故选D。

责任编辑:

网址:【高考备考】古文阅读基础巩固专练一之实词 · 古今异义(十七)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4622

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古文阅读基础巩固专练一之实词 · 古今异义(十七)
主演大河剧《致光之君》第二十七集预告
高考语文:用小故事串记120个文言实词
清新脱俗之气仿佛专属于刘学义
重逢之念23章 | 小夭再度邂逅十七长思续篇长思杨紫
迎接“世界读书日”,上图发布与“世纪好书”共创阅读之美
【高考备考】2024届高考名校5月模考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汇编
高考饮食,三“要”三“不要”
共度世界读书日书写“阅读之美”
第一个发现子墨哥买专的一定是个天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