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尽其所能地发挥制度效应

发布时间:2024-01-26 04:27

由于电磁炉的加热方式与其他烹饪方式不同,所以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烹饪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电磁炉的优势。 #生活常识# #电磁炉#

原标题:乡镇企业尽其所能地发挥制度效应

渠敬东

《改革与变奏:乡镇企业的制度精神》 渠敬东 编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关于乡镇企业的研究,只是一个小小的经验切入口。乡镇企业作为一种社会实体,存在的时间不长,前后不过十几年,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可是,社会中的有些现象,其存在的价值并不是以时间来判分的,关键要看其社会诸种因素的复合度有多高、多强、多广,社会学所追求的总体阐释原则,其要义在此。

从任何角度看,乡镇企业之所以模糊,是因为它是一种复合性的社会体。从实体的方面看,虽说它具有过渡性的特征,从根本上说却是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制度甚至是不同文明的构成要素相互叠加交融的产物,不仅有迹可循,而且会牵连出社会构造的方方面面,是理解社会学之基础理论问题的最佳样本。

由此说来,乡镇企业面容模糊,却很迷人,生命短暂,却学理常青。它的谜题,怕是需要靠几代学人的努力才会解开。

首先,依照习惯上的思维,人们必得追问“乡镇企业归谁所有”,这个问题着实很难回答。所有权或占有权的界定,是经济学和法学思考的基本前提。其次,就社会学的研究来说,虽然想尝试跳出这样的预设,直接从行动者出发来辨明所以,也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乡镇企业的经营者,可不止是那些厂长或经理,因其受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国家各级行政权的限制,他们不可能成为充分享有自主和自足经营权的行动主体。

这样一看,乡镇企业的构造可真正成为“社会问题”了,其中蕴涵的社会意味特别丰富:纵向上看,乡镇企业与嵌入其中的集体、层层叠叠的政府,甚至是条块之外的各类行政因素、国有企业或其他类型的企业,以及社会上的关键人物都有或显或隐的关系,组成了围绕在自身周边的“大社会”;横向上看,由于有不同地域、历史、风俗和人际互动样式的影响,各地决定和影响乡镇企业占有权和经营权的方式和程度也大有不同,于是便出现了各种各样以区域性为特征的乡镇企业模式,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等,对此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若说乡镇企业很小,可也是五脏六腑俱全,但若从社会生态和心态上论,因为乡镇企业产权模糊,又是多主体复合经营,因而牵涉面甚广。以小见大,是社会学的风格,由个案而迈向社会全体,是社会学的方法。假如没有体制、认知和民情所塑造的那个时代,乡镇企业则无处容身,反之,我们亦可从这样的社会实体入手,来管窥时代的风习和精神。

从体制上说,20世纪80年代是一种双轨制的试行期,既与“改革”的意识形态有关,也与各项具体的社会政治制度有关。“改革”的哲学,是一种体制“存量”和“增量”之间的辩证法。本质而言,改革所遵循的是一种“双轨制”的逻辑。

乡镇企业是“增量”改革的成果,但也正因有“存量”存在,所以它既可以在“存量”那里效忠、求庇护,也可以从中挖取各类资源,甚至利用“剪刀差”来寻租;与此同时,“增量”也打开了自由资源的流动空间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空间,重构了社会再分配的秩序。

20世纪80年代的“承包制”改革,遍行于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大到中央与地方,乃至逐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包干制,以及改革特区的另行体制,小到各城市社区的企业承包制,以及农村普遍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整个社会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无所不“包”的时代风习,印刻在每个人的意识活动之中。“承包”话语,将所有占有关系上的“剩余权”和“追索权”一并搁置起来,留待事后;制度留出的落差和空隙,也使企业经营无所不用其极,“效益至上”的原则胜出了所有权原则。

由于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是以“定额包干”这种财政体制来运行的,而且,包干制期间的税制以产品税为主,无论企业效益好坏,只要能够正常运转,税收便以产值或增加值为基数来计算。

此外,在承包制的治理系统中,国营企业与乡镇企业亦可以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相关产业领域,国营企业往往采取外包方式,将初级产品的加工发包给乡镇企业,并在生产资料计划价格、生产工艺和技术人员上提供支持,尽可能换取乡镇企业市场经营所得的利润。在这个意义上,乡镇企业尽其所能,创造出各种灰色地带,将双轨制的制度效应发挥到极致,来拓展隐性占有和多元经营的自由空间。

(作者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

网址:乡镇企业尽其所能地发挥制度效应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3645

相关内容

乡镇企业尽其所能地发挥制度效应
宝玉:建立生成优秀作品的制度,更早地实现中国原创音乐走向世界
苏轼形象的“代言效应”
电影奇妙效应朱一龙
真是男大十八变啊,啊哈哈…哈哈哈…方大同效应?!
沪上教育领域劳模共读《千里江山图》,扩大终身学习示范效应
井胧 的《骁》清唱片段,稳定发挥令人赞叹
正因为如此,《负负得正》片场给了演员极大的发挥空间
打造“破圈”节目 赢得“出圈”效应
一些文字恐怖谷效应,害怕的朋友慎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