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香港豪门发家史,发现命运偏爱这类人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生活知识# #历史#


2023年坊间有一项猜测,刘銮雄投资恒大到底赔了多少钱?
在11月份,这份答案正式揭晓了。
刘銮雄的华人置业对外公布,要出售手里握着的7.51亿股恒大授权股份,这些股份占了恒大总股本的5.67%,按照每股出售价2.78港元计算,总共也就大约20亿港元。
这些股份,是2017-2018年大刘陆陆续续购入。作为许家印的好朋友,大刘可是掏了血本,花了135.96亿港币买了朋友家的股票,结果现在只能作价20亿清仓。
大刘数学再不好,掐掐指也能算出来,一买一卖之间,赔了110亿港元。
所以饭不能乱吃,朋友不能乱交。
交错了朋友,你愿意为他两肋插刀,他关键时刻从背后给你一刀。
大刘挨了110亿损失的闷亏,但是他并没有怪许家印。

在去年他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说——
我从来没有生过许家印的气,我只生我自己的气。
因为我老婆和她姐姐说了不下200次,叫我卖啦,卖啦,卖啦,
我说如果我先卖,它(恒大)就死定了。
如果我生气,我只恨自己没听我老婆和她姐姐的话。
果然,大刘的胸怀像大海,阅尽千帆历经人生70余载之后回过神来。
还是要听老婆的话。
娶妻当娶贤,智慧远比美貌更珍贵。
这是外貌并不出色的甘比战胜大刘众多前女友的秘密。
作为香港女星收割机的大刘,交往过的女友两只手数不过来,其中不乏知名的绝色美女。
李嘉欣、关之琳、蔡少芬、洪欣……
这里面故事最多的当属李嘉欣,据说大刘当年为了得到美人心,在停电的晚上爬了21层楼给李美女送宵夜。
李嘉欣也曾恃靓行凶,打电话辱骂大刘的原配,荣获史上最嚣张小三的称号。
奈何时间会洗去所有的甜情蜜意,两个头脑不同的人很难走到一起。
最终大刘选择了甘比,李嘉欣和许公子更般配。

把大刘和许公子放在一起,两个人能获得不同的关键词。
大刘是创一代,许公子是富三代。
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经历,造成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追求。
作为富三代,许公子更愿意享受生活的岁月静好,毕竟他的爷爷和爸爸已经打下了一片江山。
许公子的爷爷是当年赫赫有名的船王许爱周,他的人生大开大合极赋传奇。
许爱周1881年出生在广东湛江的一户农家,小时候就显示出非常明显的经商天赋,长大之后跟着父亲开了一家“福泰号”粮油杂货商店。
他是一个极其善于抓住时代机遇的聪明人。之所以能从一个杂货店的小老板变成巨富,是因为他抓住了人生的三次机会。
第一次机会,是抓住了家乡的变化。
清末,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法互订广州湾租借条约》,湛江地区从此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法国将广州湾搞成了自由港,在此修建船坞、码头和公路,打通和西南地区的联系。广州湾竟一时成为了华南重要的运输中心。
许爱周从中发现了商业机会,他抢先在湛江开设分号,经营水产品和花生油,往来于西南、华南、香港、海外。他打造的“湾牌”花生油风靡一时,甚至一度销售至美国的西海岸。
许爱周是个天生的生意人,他不仅将家乡的产品远销海外,船只从海外回来时,也会批发洋货销售至内地。很快便获得了第一桶金。
他利用这第一桶金,在广州湾与人合资填海造陆,在新填的土地上开发商业地产和酒店。20世纪20年代,年仅30岁的许爱周已经成为湛江地区首屈一指的巨富。
第二次人生机会,是充分抓住了政策红利。
清末之后,英美日三国垄断了我国的远洋运输和内河航运。英资怡和、太古洋行和日本邮船会社等外资航运巨头联手打压国内轮船公司。
1931年,为了振兴民族航运业,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设了五个航运局,分管内河和沿海航线。华南航政局设在香港,负责福建、广州和广西的航线,于是国内航运公司香港到广州湾的航线正式开通。
许爱周抓住这次机会,转身投入航运业,斥巨资购买了“宝石号”货船,往来于香港和湛江之间。自己的生意自己的船,他把把旗下的贸易业和航运业彻底打通了。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许爱周已经拥有了十余艘船只,航线已经拓展到了广州和上海等地,在航运业成了新星。
1938年广州沦陷,广州湾因为是法租界,暂时没有受到日军的侵袭。因着这层原因,它成为了华南地区仅剩的几条水上交通要冲。
许爱周趁机扩大规模,合资搞了四家航运公司。通过购买和租赁扩大了船队规模。
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已经迁往重庆,西南地区大量人口涌入,严重缺乏物资。许爱周便用自己的船队将大量物资运送到西南地区。一时之间他竟然成了西南地区最大的物资供应外援。
既有商业头脑,又有拳拳的爱国之心,这一时期彻底奠定了许爱周在航运江湖的地位。
20世纪40年代,日本投降后,香港人口暴增,物资紧缺,许爱周就将事业的重心放到了香港,全家人也随之搬迁至香港。
到香港之后,他扩充生意,与人合伙开了大安航业公司、太平航业公司、泰丰航业公司及广利航业公司等,大批买入轮船,又扩充了远洋航线,连通了东南亚、香港、海外等地。
到50年代,许爱周的航运公司已经成为了香港最大的航运集团,正式晋级为船王。
第三次人生机会,顺势而为,弃船上岸。
在50年代后期,正当包玉刚、曹文锦等航运业新秀攻城略地大肆扩张时,老牌船王许爱周做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收缩航运业,弃船上岸。
他将自己的航运战线收缩,回笼来的资金投入到了地产、矿业等领域,形成了航运、地产和矿业三足鼎立的事业格局。
1957年他和一个好朋友合资成立了中建企业有限公司。
50-60年代正是香港房地产飞速发展的时期,中建企业是最早进入香港地产行业的企业。许爱周采取“逢低买入”的策略,在皇后大道、中环等核心地段买了不少物业和黄金地皮,开发了不少商厦、豪宅和写字楼。

著名的中环中建大厦、亚细亚行、湾仔爱群大厦等都是他们所开发,中建后来也成为了香港知名开发商。这些资产,后来都沉淀为他们家族的巨额财富。
这是许爱周远超常人的眼光和思维。他看好香港的长期,同时利用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航运业具有周期性,而地产适合做资产沉淀。
所以他用航运业来赚钱,赚来的钱投入到地产变成黄金物业,由此打造了一个巨大的资本蓄水池。
中建企业开发的楼盘,除了一部分出售之外,核心地段的很多都是自持,特别是一些核心地段的豪宅、商场和写字楼。光靠每年的租金,都能保证子孙后代衣食无忧。
许爱周之所以弃船上岸、投身地产和矿业,除了顺势而为的原因之外,还在于为他身后事做布局。
50年代后期,他将近80岁。他这一生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如何分家是他晚年的心事。
作为富豪,最担心的就是家族内讧,兄弟相残。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许爱周利用晚年的时间把家族事业分成了三份。地产、航运、矿业三个领域让三个儿子各领一个。
1966年,一代船王许爱周去世,结束了他的传奇一生。
他的三个儿子如他所愿各自继承了一个领域。长子许歧伯主管航运,次子许士芬主管矿务,三子许世勋主管地产。

许爱周为许家打下了巨大的商业帝国,在50-60年代,他们家族已经是香港四大豪门之一。
到今天,虽然孙子许晋亨不太争气,许家也在香港豪门里独占一席之地。
许爱周无疑是他那个时代的豪杰,有眼光,有魄力,有想法,每次都能够精准的避开危机,抓住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命运,既要看个人奋斗,也要看历史进程。
许爱周所经历的时代,绝对是最糟糕的一个时代,没有之一。
外国欺辱、兵变战乱、地方割据、黑帮遍地、食不果腹、民不聊生……
普通人在动荡的乱世能够成功活下来已经实属不易。
但许爱周却能在动荡混乱的时代之下找到自己的机遇,并且仅仅抓住机会实现了从农家小伙儿、到当地富豪,再到一代船王,再到豪门望族的几级连跳。
这是何等的魄力和眼光!
当然,他之所以能够抓住机会,跟他所处的家乡也有关系。
广东地区素来是外贸出口聚集地,当地人喜欢下南洋,多往外闯。所以常年东奔西跑形成的思维、眼界、格局都高于内陆省份。
后期许爱周发现了香港独一无二的优势,将重心放在香港,走了沉淀家族产业的关键一步棋。
这也是很多富豪在过去长达百年的奋斗和财富传承中所走的路。
香港,是最适合华人沉淀财富的地方,没有之一。
金融工具先进、税率低、英美体制……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富豪愿意把财富放到这里。

网址:深扒香港豪门发家史,发现命运偏爱这类人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3288
相关内容
深扒香港豪门发家史,发现命运偏爱这类人香港那么多“顶级豪门”为何霍家地位最高?
香港豪门霍家最美媳妇之陈琪琪 陈琪琪,出生于1952年8月……
来非遗馆看龙舟,“扒一扒”东莞中堂龙舟的“威水史”!
“拆书帮”帮你扒扒2023的书:看看他们都读了哪些(六)
香港百亿儿媳汪圆圆,她比徐子淇还好命?
甄嬛传细节从立春扒到立秋还没扒完
北漂中产vs地方豪门,冯仑谈县城生存法则:这几类人在县城活得好
把人性扒光了给你看: 1、不管你年龄多大,只要你太容易相信人……
霍启刚郭晶晶现身香港马拉松赛,积极参加赛跑,开心和大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