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的诗词里有这么多故事!

发布时间:2024-01-18 11:01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源于佛教的节日。 #生活常识# #节日习俗#

原标题:腊八的诗词里有这么多故事!

诗人眼中的腊八节各有千秋

咱把时间拨到魏晋南北朝,著名诗人陶渊明归隐之后,曾写下了一首名为《腊日》的诗:

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诗的意思也很好理解,说风雪送走了一年剩余的日子,气温则已经开始融和。门前两边种着梅与柳,一株山楸树好花婆娑。我歌唱你说难得,酒中的惬意何其多!说不上酒中的快乐有多少,那石门山曾聆听过奇妙的歌。

陶渊明写下这首诗的两年后,东晋分崩离析,历史的车轮行进到南北朝时期,腊月过节的日子总算最终确定下来了,就是咱们熟悉的腊月初八这天。

虽然南北朝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但这日子也得凑合着过啊,过节时大伙也依然盼望丰收和吉祥,北地才子魏收就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了一首《腊节》: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这首诗说数九寒天里,大家在桌上摆好酒菜,祭祀百神,祈愿丰收和安康。

从诗中不难看出,虽然南方北方统治者走马灯一样的换,动不动就撸起袖子打成一团,但一年年一岁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依然保留着希望的火种,在每年即将结束时向新的一年送上祝福。

唐朝的腊八节,大唐公务员团体可以领到一份不错的礼物——口脂和蜡脂。

唐肃宗至德二年的杜甫就领到了这么一份单位福利,老杜心里挺高兴,特地写了首《腊日》记录下这一天的见闻: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的时日还很遥远。今年却有所不同,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山陵间的雪都已融化,露出了嫩绿的萱草,透过春光,纤细的柳枝随风起舞。诗人刚刚散朝回家,就盘算着在这美好的夜晚整点小酒喝个一醉方休。更高兴的是,这天皇帝赐下了涂抹口唇和面部的护肤品,让诗人十分感念。

考虑到这首诗创作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把关中地区搅合的一团糟,杜甫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逃出长安,穿越重重“火线”,来到凤翔投奔唐肃宗。让他在腊八这天如此高兴的,只怕并不止是公司发了小福利,更是在乱世中寻得了短暂的平静和安宁。

有公司节庆福利的诗人欢度腊八,和工作挥手说“拜拜”的隐士诗人也没耽误过节。

这不,孟浩然腊八这天就选择了出门旅游,还给咱们留下了一首《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这首诗描写了石城寺精美的亭台楼阁和秀丽景色,尤其夕阳西下时,山林中的雾气被日光的余晕一照,更衬得眼前的景象如诗如画。在这样美丽的情境中,孟浩然的腊八节也过得有声有色。

哎,对了,为什么这些唐诗里就没人提一下腊八粥呢?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上,腊八粥是宋朝才有的。

宋光宗绍熙三年冬天。浙江绍兴的天气和暖,已近古稀之年的陆游出门遛弯,就写下了一首《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月风和日丽,已经有了春天的气息。我趁着好时节出门散步,路过相邻的村子,看见家家户户的柴门里草烟缭绕,水畔的软泥中牛的蹄印重叠了一层又一层。现在我身体多病,需要的也仅仅是药物而已。新一年的差役和赋税还没有派下来,所以现下清闲无事。在腊月初八的今天,大伙都互相赠送腊八粥,让我感觉这个江边村落开始万象更新了。

陆游这篇诗文里描绘的是普普通通的乡野情形,却能感觉到一份亲切动人。在这个和暖的腊月里,村中的百姓已经开始为明年的春耕做准备,大家互相赠送自己家熬出的腊八粥,这样的“人间烟火气”,应当最能抚慰一颗因国难而沉郁悲凉的诗人的心。

看过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的朋友,对襄阳这个地名肯定不陌生,小说里许多剧情都是围绕镇守襄阳这个战略要地展开的。

而在真实的历史上,襄阳的确对于守卫南宋疆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宋开禧二年冬,北方的金国渡江南下,出动了20万大军围困襄阳城。而襄阳的守军仅仅一万出头,在城外震天的喊杀声中,襄阳军民迎来了这一年的腊月初八,守将赵万年端着那一碗腊八粥,禁不住感慨良多,挥笔写下了《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

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

好在襄阳城中的军民十分争气,在漫天征尘里饮下腊八粥后,继续投入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经过九十多天的漫长围困、二十多次浴血奋战,奇迹般地顶住了金国二十多万人的轮番进攻,城池得以保全。

历史的车轮隆隆向前,后面元、明二朝,腊月初八这天,无论王公权贵还是贩夫走卒,桌上依旧少不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

顺带提一句,那时候,咸腊八粥也走进了大家的生活,清朝人王季珠就写了:“开锅便喜百蔬香,差chā糁shēn清盐不费糖。团坐朝阳同一啜,大家存有热心肠”。

诗的意思也很好理解,说这腊八粥把锅盖一掀开就能闻到蔬菜香气,稍微放点盐就行了不用加糖。一家人围着坐在一块,一面晒着太阳一面用嘴那么一嘬,嚯,心肝脾胃都热乎了,就一个字,美!

从先秦时代的宴飨之礼到清朝的“腊八家家煮粥多”,腊月这个节日逐渐褪去了古早祭祀的色彩,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无论风俗活动如何变,大家对来年的美好期盼却始终如一。在今天这个充满喜庆的传统节日里,祝愿朋友们无论新年旧年,都收获满满,平安健康。

腊八的诗词里原来有这么多的故事

转发,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

内容来源:北京交通广播《动听天下》

编辑:盖盖

值班主编:车水

监制:赵鹏

点个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

责任编辑:

网址:腊八的诗词里有这么多故事!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3116

相关内容

腊八的诗词里有这么多故事!
北京民俗博物馆腊八送粥,延续传统 传递文化
在写作里开启第二次人生:如何写好“我”的故事
原来,《上春山》里藏了这么多诗歌
【理响中国】古代诗词里的中国年
小寒节气,带您揭秘传统习俗与诗词里的温暖时光
艾福杰尼被拍到吃冰淇淋!这是有多好吃? “不是说生活中没这么多观众吗”
真的有这么多安全隐患在电车上吗?真是让人费解啊? 完结
在这纷扰的故事里…
中国诗词大会冠军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以诗会友,分享青春励志故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