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竟是“签名狂魔”,青年钢琴家郭志恒解码巴赫音乐宇宙

发布时间:2024-01-15 22:19

[旅游]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世界著名建筑 #生活常识# #旅行攻略#

原标题:巴赫竟是“签名狂魔”,青年钢琴家郭志恒解码巴赫音乐宇宙

继去年演奏十二平均律(上册一至十二首)引起不小的轰动,青年钢琴家郭志恒1月13日在江苏大剧院音乐厅继续为乐迷讲演十二平均律,一千多名观众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妙的“巴赫时间”。

《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是一部关于复调、和声、调性与对位的完整论述,不仅是巴赫键盘作品中的最高杰作 ,更是一切音乐学习研究的根本。郭志恒说,上一场音乐会为大家介绍了如何去聆听旋律,寻找主题,这一次则是想和大家一起更深层次地感受平均律在结构上的精彩之处。

音乐会上,郭志恒弹奏和讲解了上册十三至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解析巴赫作品的理性与古典美。

在讲到第十四⾸赋格时,郭志恒介绍说,巴赫喜欢用音符和数字来代表他⾃⼰,大多数情况下他直接将B-A-C-H的音名来作为他作品中的动机片段,但这远远不够,他还要花式签名。B-A-C-H这四个⾳可以有 16 种不同的排列组合,并可以在不同的调性上出现,在第⼗四⾸赋格里巴赫的名字就以 A-B-C-H 的排列⽅式出现了两次。“当然,十四这个数字也大有来头,字母B是德语字母表中的第2个字母, 字母A是德语字母表中的第1个字母,C和H分别是德语字母表中的第3和第8个字母。2+1+3+8=14,所以14就成了代表巴赫名字的⼀个数字,巴赫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在第十四⾸赋格的主题上签名”。

在音乐会最后一首(第二十四首)B小调前奏曲与赋格演奏完后,郭志恒再度弹奏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这近乎一个行为艺术,让整场音乐会和对作品的表达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上下两册共48首前奏曲与赋格,每一册有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用遍了24个大小调。郭志恒介绍自己这样弹奏的原因,“在最后一曲里还原C⾳第⼆次出现的时候,带我们回到了上册第一首C⼤调平均律前奏曲的第⼀个⾳,就好像我们经历了⼀番旅程发现我们又回到原先出发的地⽅,巴赫的⼗⼆平均律由开始的C⾳向上⾛过12个⾳的⼤⼩调,最终回到了C⼤调, 这反映了巴赫作曲的时候是以⼀种圆形的⽅式去思考的。当曲⼦到达最后⼀个和弦时,我们感觉到达了永恒。”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者在演出现场看到,前来观赏音乐会的观众中不乏学琴的孩子们和家长,甚至有琴童拿着整本乐谱来“听课”。也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特殊教育示范学院等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前来聆听,不少同学感慨,感觉像是听了一部“参考文献”,很有收获。

从事钢琴教育的专业观众范女士对记者说,郭志恒博士“弹谈十二平均律”系列对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做了非常好的一个普及,从专业的角度把整个的十二平均律的作品进行了解析,“我听下来感觉是写了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博士论文,给我们拆解了每一个作品是怎么样表现的,和声结构是怎么样的,技法是怎么样的,能够让我们徜徉在巴赫的作品里面,有利于大众深入浅出的去理解这种巴洛克时期的作品。”

郭志恒是从江苏南京走出的青年钢琴家,目前是被称作音乐界“哈佛”的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他每年举行多场音乐会,擅长演绎不同风格作曲家的作品,至今演奏曲目包含两百六十余首钢琴独奏曲目和二十余首钢琴协奏曲。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来源: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

网址:巴赫竟是“签名狂魔”,青年钢琴家郭志恒解码巴赫音乐宇宙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2945

相关内容

巴赫竟是“签名狂魔”,青年钢琴家郭志恒解码巴赫音乐宇宙
钢琴家维京格尔·奥拉夫松中国巡演:现在的我能呈现出不同的巴赫
手风琴演奏家挑战巴赫“哥德堡”
《复调》:巴赫的音乐与生命的赋格
巴赫神作上演!卡瓦科斯与奥拉弗森将先后登上星海音乐厅舞台
音乐情绪沙龙即将开讲|走进平凡的巴赫世界
来自宇宙的深情召唤
《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每日一书
郭冠廷的签名如艺术般迷人亲笔签名 音乐
真是惊喜连连,居然能聆听到巴赫的旧约旋律, 而且还是纯人声演绎…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