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者马未都:对文物及历史现象的解释要慎重 避免套用现代人的思维解释古代文化

发布时间:2024-07-03 16:36

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避免对不同文化的人做出刻板印象。 #生活知识# #社交#

6月,收藏专家、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马未都做客首都师范大学,围绕自己的作品《演讲与讲演》、《背影》、《马未都讲透唐诗》、《马未都讲宋词》、《国宝100》、《瓷之纹》、《瓷之色》讲述了在写作、收藏、情感发展等方面的人生故事。

其中有个意外的插曲,引发全场欢笑,马未都称写书写坏了自己咬着牙买的丝毯,他说,“我在桌子前面铺的丝毯,快写完的时候发现,右臂这个地方磨成了一个U形的窝,这块丝毯特别贵,当时我咬着牙买的,结果被我写坏了。”

针对首师大学生提出的“文物保护观念与做法”、“唐诗宋词的当代价值”等问题,马未都都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与深入的探讨。他提到,对文物以及历史现象的解释应当慎重,避免套用现代人的思维以解释古代文化。不少同学提到,马未都对古代诗词、文物的理解认识,让大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来源:金融界

责任编辑:

网址:文化学者马未都:对文物及历史现象的解释要慎重 避免套用现代人的思维解释古代文化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29048

相关内容

文化学者马未都:对文物及历史现象的解释要慎重 避免套用现代人的思维解释古代文化
马未都靠捡漏发家,为何不收藏字画?王朔:捡破烂的能没点数?
特会说话的马未都,告诉你怎样《演讲与讲演》
“出口就是满分作文”,马未都在新书《演讲与讲演》中分享说话的艺术
20世纪巨大的文化现象 | 金庸先生诞辰100周年
文化、民情与风俗的生动写照
马未都新书《演讲与讲演》出版,分享“说话与写作的艺术”
世界读书日前夕 作家马未都做客京东图书采销直播间解读《背影》
文化中国行|内蒙古博物院:讲述北疆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马伯庸:跟着苏轼学历史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