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诵读(端午)|一个粽子深藏着一段旋律(作者:刘桃德)
端午节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纪念屈原。 #生活常识# #节日习俗#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读创诵读”
—————————▼—————————
朗诵:赵玉(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主播)
https://image.netwin.cn/cms/2024/06/08-08-21-171161.mp3
点击小三角收听
一个粽子深藏着一段旋律
作者:刘桃德
当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粽香味时,端午这传统佳节也愈来愈近了。记忆中熟悉而温馨的亲情又再度触动了我心中最难舍的牵挂。如今,城市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传统节日的气氛却不像从前那样浓郁,但对于端午节的记忆和母爱带来的端午情怀和感动,却时时存于心底不能遗忘的。
飘荡在这座城市里,每年的端午节,妻子总会从商场买回各种味道的粽子,叉烧的、海鲜的、卤水的,五花八门,而我怎么变换口味,最想吃的还是母亲裹的三角粽,自然,清淡,正如一生操劳的母亲,让已成人的我延续母亲的粽子情,延续那份对孩儿时代的惦念。
儿时的端午节,母亲很早就张罗准备了。她会从山上采摘回来一大捆粽叶,放在水桶里面泡着,一片片翠绿的竹叶,在清水中释放着自己的青翠。几天后,母亲拿来剪刀,叫上我和弟弟坐在大木盆边上,教我们如何将粽叶根部的头和叶尖的破损部分剪掉,然后再两片或三片拼在一起,呈十字型放在盆中。母亲在一边忙着将糯米洗净、浸透,粒粒如珍。再将捆粽子的索子剪成一样的长短,分成一缕一缕的,一头固定在椅背上,一头懒散地低垂着。母亲把装米的面盆和整理好的粽叶放在自己的面前,左手拿起粽叶,先折成一个类似三角形的漏斗,右手将糯米放在其中,再用手反复按很多次,直到里面很结实了才用椅背上的索子将粽子捆起来。她包粽子的动作是那样的麻利而又洒脱,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一会儿功夫就包好了。粽子又紧又挺括,看着就让我们大饱口福。直到从椅背上取下来时,母亲便将一个个粽子整理得漂漂亮亮,放入铁锅内,点燃炉火让它煮着,一缕一缕的清香从锅盖下窜出来。到粽子的香味溢满整个厨房时,我们就感到无比的开心。
关于包粽子,母亲还教我领悟了一些生活的道理。小时候,看着母亲包粽的动作,我嚷着也要试一下,母亲笑着让我试着做做。看着母亲包的千篇一律的三角粽,我突发奇想,何不来个特别的呢?“妈妈,你包的粽子为什么要有角呢?不能包个圆的吗?”母亲一听笑笑说:“粽子一般都是三角的,没听说过圆的,不过你可以做一个”。我高兴了,取过粽叶,发挥想像,终于包了一个圆圆的粽子,不怎么规则,但总算没了棱角。
待粽子煮熟,满屋溢香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粽子中就属我包的那个最显眼。母亲示意我尝尝,我便伸手拿起圆粽子。鲜嫩嫩的粽肉,招人喜爱,醉人的香味扑鼻而至。然而,我却不知道如何下口,圆粽就是圆粽,每咬一口定会粘脸。而三角粽,先吃一角,再吃另一角,尽可从容享受。
此时,在一旁的父亲看着我笑。后来,我才明白。其实我们做人何尝不像这粽子呢?有人圆滑如鱼,一触就走,自身虽无害,但与人无益;有人有角有棱,常常碰触别人,但却也能与人方便。看着母亲包的三角粽和我包的圆粽,再看看人生,难道不是吗?
端午节对我来讲,吃粽子不重要,心底里的记忆才是最重要。一个粽子深藏着一段旋律,解读一个粽子的形成,从选粽叶、滤米、包粽到品粽,将裹包在粽子里的旋律细细聆听,粽子的醇香与质朴在品味中得到释然,正是解读母亲对我一生的厚爱。
刘桃德,江西莲花县人,现居深圳。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盐田区作协副主席。生意之外以翰墨笔耕自娱。有作品散见于《光明日报》《中国诗歌》《散文百家》《星火》《佛山文艺》《参花》《南方工报》《宝安日报》等数百家报刊杂志,并有作品入选《2016中国诗歌排行榜》《2016江西诗歌年选》《青年作家年鉴(2017卷)》《2018江西诗歌年选》《中国打工诗歌四十年精选》《新南方诗篇》等,曾获光明日报“诗意·故乡”全国诗歌奖,全国打工文学奖、深圳市优秀群众文学奖、寰球华人第四届诗词奖、深圳市职工诗歌奖、2023深圳睦邻文学奖年度十佳。
责任编辑:
网址:读创诵读(端午)|一个粽子深藏着一段旋律(作者:刘桃德)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20452
相关内容
读创诵读(端午)|一个粽子深藏着一段旋律(作者:刘桃德)读创诵读(5·20)||《就爱陪你》《望月》(作者:刘克)
读创诵读(诗歌)||《春天的向往》《喜欢家乡春天的垂柳》(作者:任寿根)
读创诵读(清明)||五十方知母恩深——母亲周年祭(作者:王健)
读创诵读(清明)||《清明挂青》《任时光清明,任岁月静好》(作者:李国坚)
读创诵读(清明)||《梦境》《山村之夜》(作者:陈荣荣)
读创诵读(诗歌)||《春天挥动着巨大的画笔》《 簕杜鹃:深圳的灵动舞者》(作者:钟晴)
端午手绘:粽子一串串 归家心切切(两岸关系)
古人怎么过端午?粽子有哪些前世今生?一文了解
读创诵读(母亲节)|《妈妈的小名只叫一个字》《母亲在风中生火的情景》(作者: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