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明暗暗的人间探寻人性光亮,范俭首部非虚构作品《人间明暗》举行新书首发会

发布时间:2024-06-04 20:21

生活就像一座灯塔,需要我们在黑暗中寻找方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生活知识# #人生哲理#

《活着》《两个星球》《被遗忘的春天》《摇摇晃晃的人间》……这些高分纪录片出自已经创作纪录片二十余年的范俭。6月3日,范俭的首部非虚构文学作品《人间明暗》在 PAGEONE五道口店举行了新书发布会,这本书是他自己拍摄历程的另一种形式的记录。发布会中,范俭与诗人余秀华、纪录片导演陆庆屹共同探讨时代浪潮下如何,以及为何要记录普通人的悲欢和温情——在人间的明明暗暗中,永远有着人性的光亮生辉。

为了完成这部作品,范俭进行了各种尝试和学习,他参考同为纪录片导演的陆庆屹的文字作品,从中把握如何将导演的画面感构建为文字的画面感;他特地去上了非虚构写作课,以学习文字叙述的方法和节奏;为了保证细节和情绪的准确,他结合场记的文字记录,一帧帧回看自己长达几百个小时的海量视频素材,修改多版文稿,历经三年多,《人间明暗》终于得以成书。

至于尝试文字创作的原因,范俭表示,除了有相熟的编辑鼓舞,认为自己闲暇的写作有价值外,最重要的是:“想换一种方式拍的内容重新讲述出来,用文字的方式延伸影像以外的、影像不一定能拍到的内容。”本书完成后范俭确实意识到,文字有着更多的自由感和延展性,能补足纪录片所不能够抵达的一些细节,非虚构文字的记录与纪录片的记录互补,共同完成了范俭“为小人物而谱的乐章”,成为“大历史不可或缺的注脚”。

范俭提到,在中国还存在非常多的优秀的纪录片创作者,他们的作品是当代中国三十多年来社会变化与发展的极其有价值的记录,有着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意义,但纪录片受制于其观众与市场不为人所知——它们值得成书被更多人看见。

《人间明暗》的书名来源于范俭本人的序言:“在明明暗暗的人间,有纷繁的人性光谱,我努力探寻其中的光亮。”本书的创作,也充满着他寻求到的人性的光亮,这些光亮总是相互的,尤为动人。

如陆庆屹所提到的,范俭和不少记录对象成了朋友,比如他所记录的汶川大地震后的失独家庭叶红梅一家,他见证了这家人失去女儿后如何再生育。如今,叶家的儿子川川13岁了,作为生日礼物,范俭送了他一整套科幻小说《沙丘》。

做客本次对谈的诗人余秀华是范俭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的“女主角”,曾开玩笑道:“一开始拍的时候一群人鬼鬼祟祟跟着你,很烦。”但最后,她和导演建立了持续至今的友谊。“我现在跟他之间没有什么忌讳或者不敢说的,这么多年,他一直在我生命里占据很要紧的位置。”谈及拍摄中的感动,她尤其谈及:“我记忆力很差,我对我妈妈的很多印象已经模糊了,很多我妈妈的事,我还需要看他的记录才能想起来,在这上面我是真的很感谢。”

对于人性光亮的执着追寻,不仅使范俭收获了友谊,还使其的文字带上了人间的温度,对于这些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他总是抱有认同与共情,成为记录者,也是人间的一员。“我将终生铭记这样一种情谊,一种温暖。”范俭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陶善工

责任编辑:

网址:在明明暗暗的人间探寻人性光亮,范俭首部非虚构作品《人间明暗》举行新书首发会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9706

相关内容

在明明暗暗的人间探寻人性光亮,范俭首部非虚构作品《人间明暗》举行新书首发会
见证35年的人间修行,柳智宇首部作品《人生每一步都算数》首发
董宇辉、麦家直播间再聚,新书《人间信》抖音电商首发
生命的流响——徐华亮《野岸集》新书首发暨有声语言艺术分享会举行
张楚新书《云落》构建“县城宇宙”
《阅木:周默四十年田野考察笔记》新书分享会举行
茅奖作家陈彦的首部文集在西安首发
这颗枣我非尝不可,品味生活的甘甜 人间百态…
观察| 非虚构影视能否迎来大众市场,电影《朝云暮雨》改编自非虚构作品,引发广泛关注
文化悬疑长篇小说《云门鹅踪》新书首发活动在深举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