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让我激动|陈侗小说《伤心的人》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4-05-30 12:09

分享读书心得可以让别人受益 #生活乐趣# #阅读分享#

㊟陈侗和阿兰·罗伯-格里耶在云南,2005 年,摄影©陈海平

陈侗有很多身份:画家,博尔赫斯书店和“录像局”创办人,“实验艺术丛书”“午夜文丛”“享乐者”等丛书的策划人和编辑,贝克特、罗伯—格里耶、艾什诺兹和图森等法国“新小说”作家的推介者……这些身份都是前置于小说家之前的。过去 30 多年间,陈侗和他的同伴们将法国新小说持续引入中国,影响了一大批读者和写作者。

1990 年,快三十岁的陈侗告诉阿兰·罗伯-格里耶:“我会像你一样,写我的小说,拍我的电影。”今年春天,在退休一年半之后,陈侗的首部长篇小说《伤心的人》正式出版,这部小说的构思源于他 2018 年拍摄的录像《小街风情》,书名与录像中的插曲名相同(由五条人乐队茂涛作曲并演唱)。在一个舞台式的或镜头式的画卷中,众多的人物和陈侗一样做着故作潇洒的表演:没有人比我过得更好,没有人比我过得更差

退休后陈侗生活的重点还是延续过去的工作,除了放下了学院的工作,过去所从事的出版等项目都在继续,而且有些可能还在加强。他试图通过文学创作来拓展对现实的介入。未来小说创作对他来说是计划性更强的一个事情。虽然他也不想变成一个职业小说家,或者是完全掉到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坑里面,但他还是会探索,在语言、结构等各个层面去探索。

关于小说创作陈侗说:如果真的世界里有太多的假,我们就在假的世界里创造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会感觉到有一些假的东西,比如说虚情假意,或者过度的形式的东西,等等,甚至包括我们人生里面奋斗了一辈子,发现好像一无所获,好像只是挣了钱,好像什么东西都没有获得,就是最终有一种假的感受。那么怎么去获得一种真的东西呢?事实上我的小说就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一直在里面想求这种“真”。但是,如果用写实的方式去把现实中的事情都记录下来,把我认识的、经历的事情或者认识的朋友的故事都写下来,我觉得这个是不太道德的。我也见过一些写作,可能会引起一些麻烦,有人说这不是真的,甚至要起诉这个作者污蔑、诽谤等等。当然,我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虚构,而是我觉得整个艺术创作,从头至尾都是一种虚构,要在这种虚构里面去求真,甚至包括艺术形式上的一种真。我们会被一些颜色或者笔法感动,或者被某个声音、某个画面感动,感动的原因就是它里面有一种“真”,这种“真”在现实里面是见不到的。其实我们眼前的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真实,只是有一种真实性。这是我这些年一直关注的一个问题。

6 月 1 日(周六)下午陈侗将做客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与恶鸟、王犁、李二狗一起,聊一聊他的第一部小说《伤心的人》,聊一聊小说中的虚构与真实,以及为什么虚构总令他激动。

虚构让我激动

——陈侗《伤心的人》分享会

嘉宾

陈侗

恶鸟、王犁

主 持

李二狗

时间

2024年 6月1日(周六)15:00-17:00

地点

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1F

(杭州市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B区)

主办方

磨铁读诗会、单向空间

票价

饮品+留座39元

新书+留座 49元

#扫码报名

#嘉宾简介

陈侗

1962 年生于湖南宁乡,1986 年至今生活并工作于广州;艺术家,博尔赫斯书店和“录像局”创办人,“实验艺术丛书”“午夜文丛”“享乐者”等丛书的策划人和编辑,贝克特、罗伯—格里耶、艾什诺兹和图森等法国“新小说”作家的推介者;2010 年获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伤心的人》是陈侗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小说。

恶鸟

联邦走马创始人,创意策划鲍勃·迪伦薯片诗集、种子诗集,同时也是“机械文艺复兴”的恶棍机车、电魂机车的缔造者。

王犁

1970 年 10 月生于浙江淳安。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合作导师,桂林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文集《书桌画案》《排岭的天空》《忍不住的表达》等。

#主持简介

李二狗

单向空间内容策划总监

#图书介绍

《伤心的人》

作者:陈侗

出品方:磨铁读诗会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4-3

这是一本爱情小说。

这不是一本爱情小说。

《伤心的人》作为陈侗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小说,构思源于他2018年拍摄的录像《小街风情》,书名与录像中的插曲名相同(由五条人乐队茂涛作曲并演唱)。在一个舞台式的或镜头式的画卷中,众多的人物和陈侗一样做着故作潇洒的表演:没有人比我过得更好,没有人比我过得更差。换一种说法:这是一部写给“读者”的小说,写给有过不大不小的伤心同时又无比热爱生活的你和我的小说;故事发生在书店的里面和外面 发生在小街的这头和那头,发生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一出租屋、足浴店和大排档……总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又好像每天都在重复发生。不过,那是在离我们不太远的过去,那时人们还会相互写信……

㊟陈侗《伤心的人》新书分享会顺德站

#每个人都有过伤心的一天

文/陈侗

《伤心的人》开篇序言

你好!

很久以来,我都想写小说,但又怀疑自己讲不出故事,直到我拍了一些带有叙事性的录像,编了几个属于情景对话的短剧,才发现故事原来就隐藏在画面或概念中,写小说就是将故事从词语的深海中打捞上来。

粗略估算了一下,三十年来,我在广州以及周边乡镇租赁的物业超过了五十处,这也意味着我跟同样多的业主签订过合同,有过同样多次数的搬迁。如果每搬到一个新地方带来的兴奋都是短暂的,无尽的折腾倒是带给我能够接触到不同社会人群的好处, 这比我在学校当老师只面对同事和学生要丰富得多,当然啦,我并不是为了体验这一点才去租房子,实在是因为我对“文化实践”的理解是从办书店开始的,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多的空间实践,它们构成了我的无法倒推的人生。没有人比我过得更好,没有人比我过得更差。

这部小说并不是对这三十年折腾的记录,也没有写到过任何一次搬迁。在构成故事这一点上,里面出现的人物和情节也不是我长期接触的人和亲身经历的事,如果说它们算不上虚构,那么它们就属于现实主义创作中所谓的“典型”,是将广泛的社会生活放进一个处理器进行蒸发之后得到的结果。我相信任何有经验的作者都会同意这一点,我之所以强调它,只是想交代一下这部小说的来历:它没有在写作大纲的规划下一步步深入生活展开调研,也没有受到某个具体事件的刺激,它的形成———从人物到情节———都是源于一个录像,而录像又源于书店,源于书店所处的具体社会。如果说书店一直都处于社会的包围当中,起初是校园,后来是商业大楼,那么只有到了昌兴街,它才真正被安插到广州的城市生活中,以一种失败者的姿态暴露在各类人群的眼前。

尽管昌兴街是一条短而直的小巷,但它也像一幅卷轴风俗画,立于其中的书店可以成为市井生活的观察哨和舞台,就像老舍的《茶馆》一样。更为贴切的想象可能是电影《七十二家房客》和电视连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如果说我并没有抄袭它们,但的确得承认某种意义上我在向它们致敬,也就是不由自主地建立起了小说和它们之间的互文性。当然啦,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我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积累都有那么点自以为是,或者说还停留在作为画家的可怜的形式表面,但愿这一不足还能从“间离效果”上找到理论支持。

如果说小说从来没有真正的虚构,那么我笔下可能有的真实性都是来自我自己,我是人物的替身和影子,我既是野山,也是谭明珠、丁先生、肥佬和阿六、阿七,我是所有的人和物,甚至那些真实的街道名字,也是因为我对它们比导航还熟悉。在这里,我再一次向你兜售福楼拜著名的“包法利夫人是我”,它对我来说,如今已成为医治想象力匮乏的万金油,坚如磐石的文学立场,十分清楚地解释了为什么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拉不开距离,为什么不同的人物总是用相同的语气说话。看着这些替身和影子,想想故事所隐含的主题,我也时常会感动一番,那也许是因为我作为可能的他们,某些方面恰恰是被这长时间的折腾给遮蔽或覆盖了,而写作就是一次清理和暴露。

每个人都有过伤心的一天,无论是爱情失落还是时光不再,我们不愿意接受的未知或改变都可以带动伤心的情绪。我要做的工作就是尽量让它们看上去结实可靠,同时又真正地保护那些不可能说清楚的模糊。

C. T.

PS: 不要忘了我是画画的,擅长用相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事物,一下笔就带有自己的气息,穿上不同的衣服就成了别人。你看到那些人总是能想起我,这一点也不奇怪,我甚至觉得“千人一面”的评价对画家是一种赞扬。

㊟陈侗《伤心的人》新书分享会顺德站

虚构让我激动

——陈侗《伤心的人》分享会

时间:6 月 1 日(周六)15:00-17:00

地点: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

扫码报名

责任编辑:

网址:虚构让我激动|陈侗小说《伤心的人》分享会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9030

相关内容

虚构让我激动|陈侗小说《伤心的人》分享会
​《坚如磐石》发布小说,作者陈宇称“会让喜欢电影的人更过瘾”
城市书单
“2024上海文艺夏季好书”分享会:从书出发,想象远方
文学为何让人着迷?张莉主编年选系列新书分享会在京举行
“午夜文丛”又添新成员,“新小说”代表作家罗贝尔·潘热作品出版
用小说探讨年轻人的彷徨与坚持,阎真读书分享会在长举行
《钦探》:在历史真相和虚构小说之间
张楚新作《云落》分享会举办
茅奖作家乔叶:我喜欢虚构的自由感和弹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