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雨:跨文化传播是更多地寻找不同文明之间的共通性

发布时间:2024-05-24 12:58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差异,避免文化冒犯。 #生活知识# #传媒#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秀瑜

5月24日,在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分论坛上,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雨发表了主题为“用创新业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演讲。她认为,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为实现跨学科的创新传播提供了机会。

杨雨与大家分享了中国古诗词在当代是否可以实现新的创新传播途径,提供两种可能的思维路径,一个是跨学科的创新传播,融入当代科技元素,另外是跨文化创新传播,即传统文学经典如何实现与世界对话以及如何实现与世界文明的同频共振或者共情。

传统文化之美是人与人友爱相处的人情之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文明之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人文与科技良性互促的智慧之美以及;情感与理性水乳交融的彩石之美。

跨文化传播不是寻找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而是更多地寻找不同文明之间的共通性。这样才能实现超越语言表象之外的情绪上的同频共振或者默契。

杨雨认为,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为实现跨学科的创新传播提供了机会,是跨文化传播的内在灵魂和基因。

责任编辑:

网址: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雨:跨文化传播是更多地寻找不同文明之间的共通性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8137

相关内容

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雨:跨文化传播是更多地寻找不同文明之间的共通性
中南大学聂茂教授学术专著再签国际知名出版机构
成功的文化国际传播是“审美的传播”
专家学者四川共话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
“讲好故事”的传播就是“审美的传播”
“美女教授”杨雨:我和李清照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爱酒爱赌还好色
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外国文学研究的新视域、新方法、新使命”学术论坛
超越语言、民族和国家界限 谢天:国际传播过程中应传递的是精神价值
孔学堂讲坛公告|西南大学袁智忠教授:中国电影伦理学
以梁实秋的视角看莎士比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