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字体,专家瞧不上,大众却深爱不已,是时候为它说句公道话了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一直在说“我要去洗手间”,但实际上却没去洗手间?因为他们知道那里有镜子。 #生活乐趣# #幽默段子#
如果有人评价您写的字是“馆阁体”,您会高兴、生气还是无奈呢?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馆阁体”渐渐从一个名词变成了形容词,如果要说一个人的字呆板、缺乏个性,往往就会用“你写的字就像馆阁体”这句话评价。它的含义与当今的“印刷体”颇为相似。
如果写一幅“馆阁体”书法参加国展,可能连初选都过不了。如果我们浏览一下每年大型展览最后的获奖作品,就会发现根本找不到“馆阁体”的身影,甚至连楷书都很少。这些年来,“追求个性”“强调创新”的风气弥漫书坛,草书极为繁盛,甚至还出了一大批专门的“国展培训班”。
这带来的结果就是楷书越来越被轻视,书法离普罗大众的审美越来越远。当我们看到的全是狂草时,会更加“思念”馆阁体了。其实,某些大师写的“狂草”足够狂,但不见得是草书,其中甚至连最基本的书写逻辑和笔法都没有。
所以,有人说“当代大师的草书是过于个性,而馆阁体则是过于严谨”了。明朝初年,“台阁体”诞生,一般认为是由沈度、沈粲创造,他们的字取法于赵孟頫、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诸家,并进一步发挥柔媚唯美的风采。
能写出一手优秀的“台阁体”,需要对古法有着扎实的领悟,基本功也得到位才行,所以这一字体不是一般人能写的。曾有人批评启功的字是馆阁体,他听后表示“我可还没这功力,我写的还没有那么好”。
“台阁体”有着明确的法度来源,而且还是吸取的一流名家笔法,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到了清朝以后,“馆阁体”继续吸收文徵明、董其昌书法风格,进一步充实。清中期,金石之风盛行,“碑学”逐渐压倒“帖学”,以包世臣为首的一批人,开始批评“馆阁体”,进而是对欧虞赵董的批评。
于是,从此以后,“馆阁体”的“名声”越来越差。到了晚清,曹振镛等人进一步限定“馆阁体”的特征,要求“方正、乌黑、光洁”,这导致它出现了呆板无韵的缺点。“馆阁体”作为一大类书法,其中自然有个高下之分,以沈度、沈粲、林则徐、郭尚先等人为代表的“馆阁体名家”,其实力并不输给古人,也是当代书法家毕生难以超越的。
“馆阁体”精致典雅、工整秀丽,深受老百姓喜欢,面对“丑书横行”的现状,它更加值得我们为其说句“公道话”:我们宁可要“馆阁体”,也要杜绝“丑书”!
责任编辑:
网址:这一字体,专家瞧不上,大众却深爱不已,是时候为它说句公道话了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7519
相关内容
这一字体,专家瞧不上,大众却深爱不已,是时候为它说句公道话了对母亲深爱不已的儿子百看不厌 本可尽情挥洒才华与个性的母亲…
这段感情真是让我深爱不已,充满了宿命的味道(向男主致歉)
漂亮打工妹瞧不上打工的男人,最后被喜欢的有钱人伤透心
这位当代女书家的草书,大众根本看不懂,她说:我的字在四维空间
男子挟持了人质,却仍为他们订购盒饭,这一举动令人费解
男人真正深爱的是,有这3个独特魅力的女人
“百花放映”走进大众生活
冷军画《蒙娜丽莎》,被专家嘲笑,放大20倍之后,专家都瞪大眼睛
韩烨赤脚而行代替父亲承担罪责,两人虽深爱彼此却无法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