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麻江:擦亮非遗文化金字招牌
[旅游] 在埃及旅行时,你可以参观金字塔,这是一个古老的文明遗迹。 #生活常识# #旅游攻略#
原标题:贵州麻江:擦亮非遗文化金字招牌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把非遗项目非遗刺绣作为产业重点发展,通过“传统技艺+现代创意”,积极发展民族刺绣产业,不断提升非遗刺绣品牌,实现非遗文创到文化品牌的转变。
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绣娘们正热火朝天赶订单。她们加班加点、飞针走线,加紧为客户赶制非遗文创产品。用汗水赋予刺绣新的文化内涵,用忙碌的身影绘就最美的风景。
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麻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五一’期间下的订单量,基本来自四川、云南、湖南、广州等地,销售额将近200万元,还是非常不错的。”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石小仙信心十足。
订单量激增的背后是非遗文化巧手工匠们的辛苦付出。作为其中的一员,绣娘韦吉芝虽然觉得忙碌,但心里却甜滋滋的,手中的绣针随着彩线上下舞动,转眼间一朵花就出现在绣布上,精美的绣图完美出炉。色彩鲜艳的绣品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韦吉芝也一针一线中传承了非遗技艺,实现了自我价值。
“做一些发箍、玩偶、香包等方面的订单,我一年差不多有5万元左右的收入。这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工作,看着自己绣出来的作品被大家认可,感觉很高兴。”绣娘韦吉芝发挥匠人精神,用双手和智慧让刺绣手艺焕发光彩。
绣娘们正热火朝天赶订单(麻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绣娘们开足马力,结合消费者的喜好和市场需求,大胆创新,设计出各式各样的“五一”旅游系列产品。在绣娘的巧手制作下,一根根丝线变成了色彩鲜艳、精美时尚、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创意的结合折射出非遗产品的文化温度,深受消费者喜爱,远销海外。
“我们的产品种类很多,像扎染还有刺绣,在迪拜、欧洲都很受欢迎。”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石小仙说。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是关键。自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创办以来,在赋能非遗文化发展的同时,也积极服务社会,推动就业增长。公司采取“县上灵活培训、镇村集中培训”的方式,带领2000多人次发展刺绣,年产值1100余万元。
绣娘们正热火朝天赶制订单(麻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公司给我们免费培训,还给我们提供了工作的机会,现在单子也越来越多,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绣娘王大菊干劲十足。
为了让麻江刺绣走出去,近年来,贵州绣娘文化积极参加各类知名文创展览会,提升品牌影响力,将产品推向全国,让非遗技艺走出贵州,走向世界。
绣出文化,绣出品牌,麻江县将继续走“非遗文化+现代创意”之路,让传统文化新起来、潮起来,擦亮非遗文化金字招牌,打响知名度,打造更具有竞争力的非遗文创产品产业链,谱写麻江刺绣非遗文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夏恒 付善青)
责任编辑:
网址:贵州麻江:擦亮非遗文化金字招牌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5958
相关内容
贵州麻江:擦亮非遗文化金字招牌贵州麻江:指尖绣娘“秀”非遗 民族时尚促增收
贵州遵义:高台舞狮进校园 非遗文化代代传
贵州三都:“非遗+研学”打造文旅融合“新顶流”
非遗文化,台东步行街亮相
公主岭市:传承契约精神 守护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小做起-----元氏县非遗抬花杠后继有人,参加文化展演
宁波妈祖非遗文化巡展人气火热
非遗文化进社区——桑梓情,海门人的“田歌文化”
禹州市浅井镇:非遗文化浸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