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春意阑珊处 夏日款款来|岁时物语

发布时间:2024-05-05 08:56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四季的更替时期,这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其中,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标志着春季的开始;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标志着夏季的炎热期;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标志着秋季的开始;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标志着冬季的寒冷期。 #生活知识# #季节变换#

原标题:立夏· 春意阑珊处 夏日款款来|岁时物语

立夏海报 制图 王思祺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制图 王思祺

“答岁序忽云夏,青春去安归。”

春深迟暮,夏日初长。绿肥红瘦,微风习习。当耳畔的微风夹杂着些微的热气,阳光逐渐变得刺眼炎热之时,5月5日,夏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悄然而至。

据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意思是说,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尔雅》中也写到:“夏,大也。”在古时,人们将立夏视为夏天的开始,十分重视这一节气。于是,立夏之日,古人举行各种迎夏典礼,迎接夏天的到来。

立夏的到来,意味着高温酷暑的夏天已经不远。夏日苦闷,却万物繁茂,植物蓬勃葳蕤,时令水果也纷纷登场。时至今日,大部分地区还有着“立夏尝新”的习俗。而在江南水乡,民间素有“立夏尝三鲜”的饮食习俗,即在立夏之日品尝时鲜。

所谓的“三鲜”到底指的是哪些食物,各地的说法不尽相同,又可分为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其中,关于“树三鲜”中的食物,一说是樱桃、枇杷、杏子,也有说是青梅、杏子、樱桃。虽然没有明确的定论,但初夏时节,各色果肥汁甜的水果成熟上市,不断挑动着人们的味蕾,也让文人雅士挥毫泼墨,留下画作和诗词传世。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在杜甫所作的《田舍》一诗中,就描摹了一幅初夏时节的美丽田园画卷。此时他寓居成都草堂,在他笔下,可以看到杨柳枝随风摇动,初夏枇杷树果实成熟,飘出阵阵芳香。

诗词之外,历代书画描绘夏日果实的名迹不在少数。譬如,北宋徽宗赵佶就曾作《枇杷山鸟图》,图中枇杷果实累累,枝叶繁盛。一山雀栖于枝上,翘首回望翩翩凤蝶,神情生动,体现了赵佶多方面的绘画才能。

南宋林椿枇杷山鸟图页 图据故宫博物院

《枇杷山鸟图》页,宋,赵佶绘, 图据故宫博物院官网

同时,在四川博物院馆藏的文物中,来自清代画家恽寿平的花果写生图册里,就有一幅描绘了枇杷与杨梅的画作。作为清代著名画家,恽寿平创立常州派,为清朝“一代之冠”。据中国绘画史载,“常州画派”达百人之多,学者风从,经久不衰,恽寿平也成了常州人引以为豪的古贤之一。而在恽寿平绘就的画作中,虽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岁月沉浮,似乎仍能透过定格在水墨间的果实中,闻到酸甜的果香。

“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春日繁花似锦,却短暂又易逝。春意阑珊处,立夏的到来标志着夏天的伊始。虽春去无可奈何,但樱桃红透,枇杷成熟,杨梅飘香的初夏,一样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

网址:立夏· 春意阑珊处 夏日款款来|岁时物语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5143

相关内容

立夏· 春意阑珊处 夏日款款来|岁时物语
春分·岁时春已半 莫负好风光|岁时物语
春意藏,夏初长!5日8时10分立夏
彩绘节气·立夏丨春意藏 夏初长
岁时乐事 | 立夏: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立夏丨盛夏序幕,万物繁兴
立夏偷得半日闲
诗意节令|立夏:芳菲随春去 碧绿入夏来
春分丨岁时春已半 莫负好风光
诗意节令丨立夏:芳菲随春去 碧绿入夏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