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多年陪跑:村上春树,拒绝吃中国菜,一直活在愧疚中
《活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值得一读再读。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好书推荐#
?
1994年,日本的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来到中国访问,工作人员为了接待他举办了极其盛大的宴会,然而村上春树却拒绝了工作人员们的好意,从自己随身携带的背包中掏出了罐头吃了起来。
村上春树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中国菜,甚至他路过中国的菜馆心里也会阵阵翻腾。他说自己其实已经差不多吃遍了所有的美食,唯独是中华的料理,让他绝对不能下口。有些人就会怀疑他是不是对中国怀有敌意,然而经过了解我们才发现,他对中国菜十分抵触,并不是因为反感中国或者是中国人,恰恰相反,他对中国有着极大的兴趣,他只是认为自己的出身实在是没有脸面来吃中国的料理。
他究竟是经历了什么才如此拒绝中国菜?而作为一个日本人,他又从何而说起自己没脸吃这样的言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诺贝尔文学奖的多年陪跑作家,也是日本文学作家中的一股清流:村上春树。
先来了解一下村上春树的出身。1949年,村上春树在日本的京都伏见区诞生。他的父亲村上千秋是一名日语老师,母亲则是一位全职家庭主妇。村上春树与许多男孩子一样,从小就非常崇拜自己的父亲,认为父亲是自己生命中的英雄,是超人。村上春树的父亲对于孩子也是疼爱有加,无论幼年时期的村上春树如何调皮捣蛋搞破坏都不会像大部分家长那样训斥他,辱骂他或是动手打他。
在村上春树的眼里,他的父亲一直是一个形象十分高大伟岸的英雄,无论如何也不会被打倒的,但是他偶尔也会流露出不为人知的十分柔软忧郁的一面。村上春树在小的时候经常看到自己的父亲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神情十分悲伤,并且独自念念有词,走近之后才发现他在诵读佛经。
每当这种时候村上春树就会拽着父亲的胳膊问他为什么这样做,而面对儿子的询问,父亲也永远只会回应同一句话“我在为战争中失去的队友们和那些逝去的中国人而深深祈祷。”之后无论村上春树再怎么死缠烂打,他的父亲也不会再多说什么,留给村上树春树的永远都是这一句话。
步入了青春期以后,村上春树就开始接触大量的欧美文学,在之后的时间里,文学几乎贯彻了他的生活。他几乎每天都会阅读,大量汲取各种文学中的知识以及观点,这也为他之后成为作家,走上写作之路打好了基础。
村上春树能够走上并不那么简单的写作之路,与他的父亲有很大的关系,而他父亲促使他走上写作道路的原因,也是最让他感到痛苦和无可奈何的。因为他得知了自己的父亲曾经参加了惨绝无道的侵华战争,得知了自己的父亲曾经对大洋彼岸的中国人民进行过无情掠夺与伤害。他瞬间觉得自己掉入了绝望的深渊,甚至
在于
朋友通信时表示到: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继续握着手中的笔,并且不知道自己写下的一串串的文字是否也同样肮脏不堪。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村上春树一直把自己关在一家图书馆内。他日以继夜地疯狂查询资料,寻找着自己父亲当年在军队的一些蛛丝马迹,他实在是担心自己仰慕多年的父亲竟然是可怕的杀人不眨眼的,践踏生命的刽子手。
经过多方面的查证,他才发现自己的父亲当年是隶属于
辎重
部队,是负责粮食供应的。然而在他刚舒口气不久,他就又发现父亲所在的
辎重
部队所犯下的罪孽一点也不比那些刽子手少,由于日军在中国战场粮食供应不足,辎重部队便开始沿着侵略路途掠夺百姓的财产食物,毁坏他们的田地,可谓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也是犯下了累累罪行。
村上春树查阅的资料越多,就会发现自己父亲犯下的罪行越深孽,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真相离自己越来越近,自己的内心也越来越痛苦绝望。最后给他致命一击的,是他发现父亲所处的部队竟然还负责处理战俘,在这时他已经不再追查父亲是不是当年行刑的刽子手了,他只是站在队列中观摩这场暴行,自己也是无法接受和原谅。
自此之后,村上春树开始在自己的各大小说中揭露父亲当年的罪行,将父亲当年在部队中的所作所为通通展示给众人。这也使他与曾经崇拜无比的父亲之间产生了一道巨大的鸿沟,哪怕时至今日,村上春树依然不能和自己的父亲达成和解,这一心结甚至影响到了他的正常生活。
村上春树原先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在得知了父亲当年的罪行之后便急转直下,他的人生从此展开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上春树的父亲对他一直很是宠爱,甚至好到让人看不出来他曾经是一名心狠手辣的残暴侵华日军。自从得知真相后,村上春树再也无法将和蔼可亲的父亲与残暴施虐的刽子手结合在一起当做同一个人。村上春树与父亲的关系越来越差,他们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深。
村上春树始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煎熬,一边是他的父母对他如此疼爱,并且赋予了自己生命,他为自己对父亲的态度感到愧疚。另一边他又无法忘记父亲曾经作为刽子手残忍的一面。他在这两者之间备受煎熬,如同在铁板上被火炙烤的鸭子。
为了减轻这种负罪感,村上春树一直在不停惩罚自己,让自己以最卑微的姿态来面对这个世界。他在大学期间就和自己的同学高桥阳子结为了夫妻,结婚以后他们一直生活在阳子的父母家里。村上春树一边由自己的岳父接济,一边在一家爵士酒吧里打工,并且不惜为此休学了一年。
第2年毕业的时候,他便开始经营一家爵士酒吧,小夫妻的经济状况也有了好转,度过了最为艰苦的一段时光。他与夫人的感情一直很好,但是始终没有要孩子的打算,到今日依然没有后代,当别人问起原因他就说“自己不能有孩子。自己不像父母那一辈那般的自信,他们认为的是战后的世界会越来越好。”
在村上春树的心里,父亲曾经在战场上的经历是他这一辈子都迈不过去的心坎。他为自己身上流的是父亲的血而感到羞耻,因此也不愿意将自己身上的血脉再流传下去。
在1984年之前,村上春树的作品中有许多描绘中国人的画面,然而在此之前他都没有亲自来过中国,因为他始终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而当他第一次踏入中国,结束工作之后,面对工作人员宴会的邀请,他却果断拒绝。他难道真的是对中国太过敏了,他过敏的其实是自己的心魔,是他埋藏在心底的压抑与罪恶感。
村上春树虽然无时无刻不在为父亲的罪行而深受折磨并进行反思,但是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来,他的字里行间仍然没有跳脱出身为日本人的思维。他的种种反思也并没有完全站在受害的中国人角度,他是以全人类的角度出发并且进行反思,这样他怪罪的是什么呢?他怪罪的是社会,是体制,是作为人
渺小
的不可支配感。
而
这一个角度也难免让大家怀疑他是无意识地在为自己的父亲开脱。
他虽然嘴上说着自己负罪感极重,但文章中的反思与自责始终是
在
一个十分暧昧的认错方式,在他的作品中父亲的形象经常是值得人们同情的可怜形象,而面对当年的战争描绘的就阶段笼统。他将责任推到当权者的身上,以此来减轻自己的自责以及对父亲的责怪。
然而事实就是事实,无论如何掩盖这道伤疤永远都会存在,无论是谁,我们都应该正视这段事实。
网址:诺贝尔文学奖多年陪跑:村上春树,拒绝吃中国菜,一直活在愧疚中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46364
相关内容
村上春树陪跑19次!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韩国作家!首位亚洲女性!诺奖“陪跑”17年也没关系,书卖得最好的还是村上春树
残雪再次陪跑诺贝尔文学奖,韩国获奖女作家竟全家都是作家?
韩国作家韩江获 2024 年诺贝尔文学奖
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今晚揭晓,谁是你心目中的得主?
第一次以汉语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不是莫言,而是他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第一人,现状如何?
看到唐嫣泪洒白玉兰,刘亦菲0次提名多年陪跑,周迅为何一举夺魁
周鸿祎预测诺贝尔奖项:ChatGPT或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丨编辑魏凡谈韩江:用通俗文学,写严肃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