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乱象气哭黄子韬,不唱歌改做卫生巾,掉粉46万……
看到孩子哭闹,说'这是在为明天的歌唱热身。'——用乐观化解哭闹 #生活乐趣# #生活点滴# #生活中的幽默#
炒作还是颠覆?
2025年3月,艺人黄子韬突然宣布进军卫生巾行业,以“透明化生产”为核心卖点,全网掀起轩然大波。
黄子韬在直播间怒斥卫生巾行业乱象,宣布亲自下场做卫生巾,并承诺打造“透明工厂”,24小时直播生产过程,接受全网监督。
他还说卫生间全部都是机械化生产,第一个拿到产品的就是用户。这番话让他收获了一波好评。
4月11日晚,黄子韬上线直播间,再次介绍他的卫生巾工厂和产品。
上线4.95万单1分钱试用卫生巾,卫生巾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被抢购一空。
有趣的是,就在黄子韬官宣前一个月,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一场公开活动中被问及“是否考虑跨界卫生巾”时,一句“只要市场需要,小米什么都能做”引发热议。
尽管雷军未明确表态,但消费者已自发呼吁“求雷军救救卫生巾行业!”。
两大跨界案例的碰撞,揭开了一个残酷真相:卫生巾行业早已积弊重重,亟需一场颠覆性变革。
卫生巾作为女性刚需品,近年却屡曝黑幕。
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回收料翻新”产业链触目惊心。
厂商将使用过的卫生巾残次品重新加工,甚至混入医疗垃圾,生产环境脏乱、工人徒手操作,产品菌落超标数百倍。
2025年初的“卫生巾集体塌房”事件更让消费者心寒。
多品牌被曝使用劣质棉、荧光剂超标,甚至有消费者自测发现吸水速度仅20m1/分钟(国标要求>30m1/分钟)。
乱象背后,是行业的痼疾。
87%消费者担忧“黑心棉”,但80%品牌依赖代工,原料溯源成谜。
现行国标允许长度误差±4%,导致标注240mm的产品实测仅230mm,消费者直呼“偷工减料”。
行业毛利率超45%,但企业将60%预算投入营销,研发占比不足3%,技术创新停滞。
劣质产品以“白菜价”吸引消费者,却以健康为代价。
一位网友的评论“买卫生巾像开盲盒,赌的是命”,道尽女性消费者的无奈。
卫生巾市场看似繁荣,实则暗流涌动。
2023年中国一次性卫生用品市场规模突破1293亿元,其中女性卫生用品占比超50%。
但高增长背后,是国产品牌的集体焦虑。
护舒宝、苏菲等国际品牌占据60%高端市场份额,国产品牌只能在低价区间厮杀。
Z世代女性更关注“无荧光剂”“可降解”“智能监测”等细分功能,传统品牌却难以为继。
2024年卫生巾线上销售额达476亿元,抖音等平台成新战场,低价内卷加剧。
而矛盾点在于,消费者既要安全,又要性价比,传统模式难两全。
黄子韬的“透明工厂+1分钱试用”策略,正是瞄准这一痛点。
用15元/包的定价(低于国际品牌30%),撕开行业暴利遮羞布。
黄子韬的5万包试用装上线即被抢空,印证了市场对安全、高性价比产品的强烈需求。
历史证明,颠覆行业的往往是“局外人”。
卫生巾、纸尿裤这种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能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做到既暴利又低质,说明行业内的人即便不断迭代,注重的大多是利益,甚至在一个行业久了,产品创新思维被禁锢,只想着怎么赚更多钱,而丝毫不顾消费者利益。
而行业外跨界进来的人,往往能直接消费者痛点,带来行业变革,从而受到追捧。
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
比如,小米从手机跨界充电宝、扫地机器人,靠极致性价比和用户共创,打造全球最大消费级loT平台。
特斯拉从IT跨界造车,用软件定义汽车,改写百年燃油车规则。
乔布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技术专家,但他凭借对设计与用户体验的敏锐洞察,跨界整合人文、科技与美学,颠覆手机和电脑行业。
跨行业的人无历史包袱,敢于打破传统利益链,直击痛点。
也善于引入其他领域经验(如透明工厂、直播监工),提升行业标准。
再加上积累下来的明星效应更能加速品牌信任建立,缩短市场教育周期。
正如黄子韬的“透明工厂”让消费者亲眼见证生产过程,跨界者的创新往往源于对行业潜规则的“零容忍”。
当顶流明星用流量为品质背书,当科技大佬被期待用技术破局,这场“跨界整顿”或许正是行业重生的起点。
毕竟,消费者的健康,容不得半点“黑箱操作”。
(亦然)
网址:315曝光乱象气哭黄子韬,不唱歌改做卫生巾,掉粉46万……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43102
相关内容
官宣做卫生巾后黄子韬掉粉46万 此前被质疑是代加工生产产品黄子韬要建“透明工厂”,生产良心卫生巾
黄子韬宣布做卫生巾,我支持
黄子韬回应持续掉粉:没抽中就取关会很伤心
黄子韬将直播公布卫生巾厂进展…
黄子韬亲自讲解卫生巾,他真的好认真好可爱,合伙人却一直傻笑
黄子韬透露筹备卫生巾工厂进展!将免费发放5万份卫生巾给大家试用
黄子韬直播透露做卫生巾进展 11号晚准备5万单给大家试用 每单1分钱
黄子韬直播送车后被取消关注 掉粉数量已超百万
明星黄子韬宣布将做卫生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