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建雄:始于真 成就美|中原作家

发布时间:2025-04-04 13:37

清真烹饪要求食物在制作过程中保持清真原则,不添加非清真成分。 #生活技巧# #厨房烹饪技巧# #清真烹饪#

作者:龙建雄

来源:郑州日报

静下心来感悟美的东西,饶有趣味,立体而丰富。

阅读《庄子》,除了收获宇宙观、人生观、政治观这些世道大理之外,我还发现,庄子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观。他认为,“美”在于“真”,在于自然无为,亦认为文艺创作应当以还原本真为目的,在自然无为的态度下进行。

美,不仅仅是纯粹的自然美或是艺术美,如果不加以人的欣赏和切身感受,美就只是一种“摆设”。所以,庄子认为,美应与“道”合一,人一旦做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天下》)”,就能从天地万物中体验到一种人与自然合一的愉悦感,这是美的极致。在庄子看来,“合一”的美在于:一种是外部形体的自然之美,另一种是内部的无为素朴之美,内外兼修,境界美才是大美之美。

从写文章的角度来看,你不能只写看到的景观,还应该写彼时彼刻的感慨、感悟,你的态度,你的立场,你的情感,甚至你的愤怒,你的希望……我猜想,苏东坡在反复研读《庄子》之后,也可能有过类似的读后感,要不然,他的诗词里哪来那么多豁达和通透?一个贬官,不应该牢骚满腹,怨言四起吗?一个“倒霉蛋”的文字,哪能流芳百世,至今还在治愈“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我们?

读《人间词话》,王国维提出美学三重境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自然之境。原文是:“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为我,何者为物。”境界美,就是以作品的深度或精神维度取胜,也有“高格之美”称谓。境界美,源于境界,高于境界,大于境界,悟于境界。著名画家吴冠中曾论:“美盲比文盲更可怕。”文学家木心也曾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懂得美,欣赏美,有其道。“道”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千人千面。

《庄子》有云:“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所以,班门弄斧的我以为,“道”是天地之间,人与万事万物达成的统一认识,并长期自觉执行的一种“道理”。“道”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无法用文字来描述,即便要文字加以说明,说出来皆是个人观点,与原本意义上的“道”总是差那么点意思。从古至今,“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人共识的古代哲学基本精神,

美,就是美,尤其是得到大多数人公认,或是人们普遍共识的那种美。比如,美人、美景、美篇等,那种美,源于天然,源自天成,源于本真,毫无做作。

现实生活中,有些物件、景致、文字,稍作修剪,稍加雕刻,也会产生美,变成美,这是好上加好。不过,也不尽然,改造过分,模仿过度,特别是动机不纯、万一弄巧成拙,便成为“东施效颦”,雅事变成“江湖故事”,作品成为赝品,这其中“好”与“不好”,显而易见。依我觉得,所想和所做没有一起同频共振,想一套,做一套,这在事实上就造成严重失真。

“真”是“美”第一本质,讲美的事物如此,写文章更应如此。“美”,多姿多彩,浑然天成,扑面而来。

本真是朴实的,美,也如此。

网址:龙建雄:始于真 成就美|中原作家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41264

相关内容

龙建雄:始于真 成就美|中原作家
宣了!中原中也由饰演,小林秀雄由饰演
“中原电影”的光与影
台湾作家司马中原去世,生前曾说:两岸同文同种、“去中”没道理
《玩美音雄》超级演唱会登陆西宁站…
第三届雄安·雄州文化艺术节启幕
河北梆子名家走进雄安
品春茶春意,享文化之美!2024中原茶文化论坛暨第十三届文新春茶节举行
龙队妻子夏露真漂亮!
书法家费之雄向苏州冯梦龙书院捐赠书法作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