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用户6.62亿、AI制作占比31%……今年网络视听大会释放了哪些信号?
无线网络扩展:考虑使用Wi-Fi信号放大器或 Mesh 网络 #生活技巧# #数码产品使用技巧# #无线网络优化技巧#
搜狐娱乐专稿(胖部/文)
今年的第12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微短剧和AI毫无疑问成为两大关键词。
许多行业信息在此次大会上被更新,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同比增长1.6%,网民使用率达98.4%,同比增长0.1%。
同时,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行业从业企业总量达75.70万家,创历史新高。其中,去年新成立企业12.57万家;从企业规模看,微型企业约60.85万家,占比达80.4%;小型企业约11.76万家,占比为15.5%。小微企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蓄水池”。
而这背后,微短剧正在成为视听行业最具活力的全新生态。微短剧用户规模迅速增长,应用使用时长追平即时通信;截至去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使用率达59.7%,较上半年提升7.3个百分点。
除了微短剧,另一大值得关注的要点是AI。
根据大会报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网络视听内容生产方式。数据显示,使用AI工具进行图片、视频制作的用户占比在半年内有所增长,从25.6%上升到31%。
而在大会相关讨论中,更凸显了微短剧和AI在目前行业内的关注度。这两种关键生态,正在重构行业的生产模式和内容模式,且已经形成了加速发展的市场。
微短剧正在吸引更多平台涌入,其中就包括去年明确了微短剧平台战略的爱奇艺,影视文学研发中心总经理张晓媚分享了平台的创作理念:“微短剧就是要用更少的时间承载更大的价值。”
她认为,在行业内容产能过剩的当下,就要突出微短剧“在有限时间里释放最强的情绪”的内容定位,来体现其独特性,“短剧的突破点需要在长剧和微剧之间找到更强的吸引力,微剧的突破点是需要从流量之上,转向价值更新。”
而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听研究室主任冷淞指出,微短剧在人物塑造和价值导向上,微短剧的创作底层逻辑是给人物以“正能量反叛精神”和“不服输+不放弃+不好惹”的反转式人物设计。让微短剧在虚拟影像中充当着大众情绪的按摩师。
整体来看,这反映了当下行业对微短剧的关注点,今年从平台到创作者,都将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做好内容上,并在此基础上保持微短剧对市场的吸引力,实现进一步优化。这是微短剧继去年模式创新之后的必然风向。
同时,微短剧还与游戏、网文并列,成为当前文化出海新三样。无论是版权保护条例,还是出品方、内容方的经营变现链路,都正在交流的融合脚步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全球网络视听产业正在整体迎来竖屏风潮。
而AI领域的发力,更成为此次所有与会方都重点提及的点。2024年人工智能国内AI产业崛起推动深层次变革,较上一年刚刚成为热门时,话题进一步深化到内容生产、用户服务、产业模式等多方面。
比如AI技术在内容产业的有效投入和影视工业化变革趋势,学习强国、快手、芒果TV、华策影视等多家平台带来案例分享。
比如芒果TV以《歌手2024》的全程直播为例,展示了互联网电视的超高清视听打造;爱奇艺推出《我的阿勒泰》进行超高清落地流程讲解,讲述影像在制片、收音、编码、字幕、质检等各环节的重难点突破。
爱奇艺、腾讯视频等提出要打造领先的 AIGC 内容生产引擎。此外,快手方面特别分享了其去年推出的创意生产力平台可灵AI,坚信 AI 将带来生产力变革,拓展内容创造力边界,有巨大应用与商业潜力;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也强调了AI作为工具对创作的辅助作用,以及b站在推动年轻人了解和学习AI方面的责任。
从微短剧到AI,这些近两年涌现的新话题正在成为全行业的关注焦点,也证明当下的影视娱乐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内容革命的冲击。其中有考验和挑战,也有无限可能,面对如此行业三十年未有之变局,如何给出自己的答卷,值得行业平台和从业者进一步思考。
网址:微短剧用户6.62亿、AI制作占比31%……今年网络视听大会释放了哪些信号?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40739
相关内容
2025上海微短剧大会举办 微短剧“繁花”计划2.0启动第二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举行,擦亮北京大视听“金名片”
2024年微短剧:要流量更要质量 要情绪更要情怀
北京加大扶持网络视听赋能优秀传统文化
解锁微短剧爆火的行业密码
深圳打造微短剧出海基地
“短剧之都”花落西安背后:多地想成为短剧新王丨大鱼财经
AIGC+短剧,City不City?
看一部剧竟花了200多元,警惕微短剧付费“陷阱”
通用大模型单飞难盈利,AI还能走通哪些商业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