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被大臣求诗,不耐烦的纪晓岚写妙作,众人读完再也不敢让他写
发现隐藏景点或未被大众知晓的秘密,让人兴奋不已。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乐趣# #学习新知识的乐趣# #旅行中的惊喜#
一部《四库全书》编了整整14年,终于成为对我国传统文化总结得最完整最全面的典籍之一;一部《阅微草堂笔记》写了30多万字,终成为能跟《聊斋志异》相媲美的志怪小说。而站在这两部书集背后的,是世称“铁齿铜牙”的纪晓岚。
纪晓岚或许并不是清代最有才的文人,但一定是被民间说的最多的文人之一。当然民间说的最多的不是他编撰的书籍,而是他与朝臣们发生的一段段趣事。这些趣事,远比影视剧中精彩。本期要和大家说的就是一段纪晓岚与江南官员间发生的事。
当年纪晓岚陪乾隆下江南,各地大臣们一听闻名朝野的纪大学士来了,便时不时找他讨诗。开始纪晓岚还挺客气,次数多了,便觉得不耐烦了。所以当又有一名官员来求赠诗时,纪晓岚便当众调皮地写下一首妙诗,这首诗让对方看得懂却读不出,一众南方官员读完再也不敢让他写。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诗是怎么写的:
《草屋闭户言志》
清.纪晓岚
清·纪晓岚
馆阁居官久寄京,朝臣承宠出重城。
散心松寺寻宵宿,喜幸花轩候晓行。
情切慈亲催寸草,拋撇蓬荜譬飘萍。
身逢盛世述书史,蛮貊氓民慕灵名。
这其实是一首“口吃诗”,就是一读就能让人变口吃的诗。全诗共8句56个字,可谓句句不好读,其诵读难度不亚于如今绝大多数绕口令。又因为当时求诗的官员都是南方人,所以一开口就自然成了“大舌头”。据说当时乾隆听到众人读此诗的样子,也是笑得前俯后仰,后来觉得有失体统,干脆这一路都不让纪晓岚写诗了。那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呢?
诗名中提到这是一首“言志“诗,其实就是以诗言志,表达自己平生喜好。首联写自己久居京城,此次和乾隆南下自然是倍觉荣幸,很显然纪晓岚知道这首诗是会传到乾隆耳朵里的,所以这样的开篇是为了让自己在皇帝面前过得去。接下来的两联则是写一路的风景,诗松寺、花轩、寸草等美景一一写来,写出了了众人一路的惬意。
全诗写到这都还算是一首正常的写景叙事诗,但最后一句却笔锋一转。纪晓岚表示自己身逢盛世,一心只愿编著史书,对名气等身外物根本不在意。诗人用“蛮貊氓民“来形容那些慕名求诗之人,虽是戏语,但也是向他们表明态度。
纵观这首诗,虽句句拗口,但无论是粘对还是格律都是正常的,这正是纪晓岚的高明之处。不得不说,纪大学士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像这种“口吃诗“还有不少,其中不乏温庭筠、苏轼、乔吉等名家之作。这些诗有的是同声诗,有的是同声母诗,有的甚至全篇一个读音,读起来非常有难度。大家可以找一些来试试,由低难度开始挑战,看看自己会不会变成大舌头。
网址:经常被大臣求诗,不耐烦的纪晓岚写妙作,众人读完再也不敢让他写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33672
相关内容
赵匡胤说出两句诗,四百年间无人续写,朱元璋却大胆续写李商隐600首诗中最烂的一首,有人不信是他写的,却句句令人向往
清晨见大雪王维写下首经典咏雪诗,句句冰冷,但读完心里却暖暖的
自那之后,震北再也不敢让他走了
李贺17岁写的神作,韩愈惊为天人,王安石说句大实话却被批不懂诗
潘安有多帅?李白曾写首诗,只有20个字,读完就懂潘安有多受欢迎
大概以后再也写不出比这更有神性的神女了吧!
李白因一件绣衣写的妙诗,前两联大气磅礴,后两联却令人心疼不已
鲁迅写反七步诗骂民国政府获称赞,郭沫若也跟风,却得到无数谩骂
别人都用此题目做闺怨诗,他却豪情万丈,写下了千古不灭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