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春天”的雅称
春节放鞭炮的习俗源于古代的驱邪仪式。 #生活常识# #节日习俗#
原标题:古代“春天”的雅称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发,农民亦开始了又一年的春播。这一年的首季,按月份,有孟春、仲春和季春三个熟知的称谓。此外,春天还有很多不同的雅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词中的“三春”,是孟春、仲春、季春的合称。根据节气、农事等,春天雅称的确还有很多,分别将正月称为早春、首春、初春、上春、首阳、元阳、春王、正阳,将二月称为酣春、大壮、中和、仲阳、阳中,将三月称为暮春、杪春、春杪、晚春、末春等。其它称谓,如天端、艳阳、芳春、阳节、昭节、淑节、韵节、苍灵等也都是春天的雅称。
在古代经典古诗词中,还出现过其它唤作春天的雅称,这些雅称,皆是中国深厚文化的元素和根基。
“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阮籍诗歌里的“九春”,是古人把春天分得更细,其实也是指春天。古代把春季三个月的90天按10天划为一春,这样整个春天就是“九春”了。唐任希《和李公七夕》:“昔从九春徂,方此三秋遇。”宋苏籀《赋丛兰一首》:“根蒂条荂玩九春,葩叶尖萌碧逾尺。”明唐寅《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于九春。”这三首古诗词,皆有“九春”入诗,都是春天的称谓。
《岁暮归南山》中的“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初”,乐府诗集《青阳》中的“青阳开动,根荄以遂,膏润并爱,跂行毕逮”,这些古诗词中的“青阳”,也指春天。春天,气青而温阳,是古人根据春天气候特点,简明而意赅地给予了春天这个悦心的雅称。“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唐代诗人陈子昂《感遇》一诗,也把春天写作了青阳。
春天,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春天也称“青春”。古籍中对“青春”注释道:“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可见,青春即是春天的又一个雅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这句诗是说,诗人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这里的“青春”,不是指少年或青年,而是春天的代称。《楚辞·大招》中的“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此诗句写道,四季交替,春天降临,太阳是多么灿烂辉煌。《楚辞·大招》中的“青春”,亦指春天。“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李大钊先生诗歌《时》中的“青春”,同样代指春天。
唐代酒肆布衣《醉吟》中有“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的诗句,《管子·地数》中说“君伐菹薪,煮泲水为盐,正而积之三万钟,至阳春,请籍于时”,这两句诗文中的“阳春”,显而易见是指春天,“阳春”亦是春天的一个雅称。
春天有春雨、百花和暖阳,其雅称也非常之多。到汉语言文字的宝库中采撷一抹阳光,便可窥见我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和广博。
□卜庆萍
责任编辑:
网址:古代“春天”的雅称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3021
相关内容
古代“春天”的雅称冬有雅称
农历二月的这些诗意雅称,你知道几个?
谷雨,春天的“绝唱”
《杨家岭的春天》再上演,邀“老鲁艺”重温昔年的“文艺春天”
我的一个春天
行知读书会|在诗词中过春天
读创诵读(诗歌)||《春天的向往》《喜欢家乡春天的垂柳》(作者:任寿根)
共赴“春天”之约!总台《2024中国诗词大会》今晚开播
走心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