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薛宝钗作了一首词,暗示了她的野心,却很少人发现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生活知识# #历史文化#
原标题:《红楼梦》中,薛宝钗作了一首词,暗示了她的野心,却很少人发现
鲁迅先生曾说过:不同的人看《红楼梦》有不同的感受,“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红楼梦》始终被成为伟大,原因可能就在此吧,遥山万重,横岭侧峰。
鉴赏
临江仙·柳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白玉华堂前面,春风将柳花吹散,就好像是在跳舞一般,舒展有度,蜜蜂蝴蝶都围着柳絮起舞,不曾落在水流中随着水流飘向远处。又怎么会飘落在尘土之上呢?
尽管柳絮可以任意聚合分散,但它始终都会保持长条一般的状态,别笑,柳絮本身就是没有根的,只愿能够接着东风的力量,把自己送上青云天。
这首诗是被曹雪芹安排在《红楼梦》的第七十回的诗会,这次也是诗社的最后一次诗会,由薛宝钗所做。宝钗叙述自己的创作背景时说道:柳絮原本就是轻飘飘没有根基没有牵绊的东西,倘若是做好了才不落俗套。而这首词之所以能被推为榜首,就是它别具一格。
词首首先白描柳絮随风起舞的样子,下篇借柳絮抒发内心所想,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薛宝钗在表达自己青云之志,与黛玉不同的是,宝钗的柳絮飘向的是富贵堂皇的“白玉堂”,这是封建的代表,而它飞起来的姿势,也是与黛玉轻盈风流不同的,宝钗的是的柳絮是一种成团的融洽之美。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这句话引经据典于苏轼的“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一句,但是整体上会更有新意,原本苏轼的这句词流露的是低迷的情绪,但是在这里却反转将低迷消极,转化成积极向上的状态,表达了柳絮不愿与尘埃为伍的志向。
词的精华所在,就在最后三句,直接抒写柳絮想要凭借东风扶摇直上的“野心”,本质上,这是在写薛宝钗这种典型意义上的“封建淑女”内心所隐藏的雄大志向,一改人们普遍对她的刻板印象。
责任编辑:
网址:《红楼梦》中,薛宝钗作了一首词,暗示了她的野心,却很少人发现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2597
相关内容
《红楼梦》中,薛宝钗作了一首词,暗示了她的野心,却很少人发现红楼梦:贾府四春的灯谜暗示了她们怎样的命运?
红楼梦:薛宝钗是蛇?蘅芜苑是蛇窟?对,关于她的一切都和蛇有关
薛宝钗是“鬼”不是人?红楼梦有3人隐晦提及,其中一位让人意外
红楼梦中人名的学问,深藏玄机,倾注了曹雪芹的苦心灵思
《红楼梦》薛宝钗:最高级的智慧,不干己事莫开口
红楼梦:为何贾探春冷不丁的就要赶走薛宝钗?她给的理由很给力
红楼梦:薛宝钗算什么?曹雪芹用两个卑贱的丫鬟,告诉读者答案
《红楼梦》中的清明
李清照写过一首词,用来向丈夫撒娇的,不曾想却成为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