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银河写手》和它背后的“6分编剧”

发布时间:2024-04-16 09:23

学习电影制作的基本技巧,包括剧本写作、导演和剪辑。 #生活乐趣# #电影#

原标题:电影《银河写手》和它背后的“6分编剧”

作者丨林丁

编辑丨闻与

排版丨vv

在北京,从事影视行业的人有这样一幅固定图景。居住在常营,往往是传奇的北京像素,日常去长楹天街的星巴克写剧本,需要聚餐时,去常赢三兄弟吃涮肉。大部分时间宅在家里,码字,幸运的人会拥有几个同伴,每天围着一块白板头脑风暴,日复一日。往往在项目结束下楼时,才会在北京的秋风中骤然感受到时间流逝。

电影《银河写手》把这些都拍进了电影里。一个不听任何修改意见的编剧(宋木子 饰),和一个什么修改意见都听的编剧(合文俊 饰),一路摸爬滚打,和甲方斗智斗勇,试图产出一部自己的作品。

这是李阔、单丹丹和高群三个人的真实经历。这三个30多岁的年轻人,已经默默无闻在这个行业待了快十年。拍摄这部电影,几乎是一种赌气——30多岁了,必须要拍一部自己的作品。

在常营,他们在自己住处的6公里内架起摄像机,找来自己的编剧朋友们客串演员,任性地在电影里用三分钟演示一个“救猫咪”——编剧行业圣经的故事。他们把那些让自己痛苦的、快乐的、困惑的行业经历都放进了这部电影里。并且在字幕里,把编剧的名字,加粗,放大,再放大。

在2023年的FIRST青年电影展上,这部电影成为了影迷口中的“神片”,众多从业者像是对上了暗号,最终获得了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编剧奖。李阔、单丹丹和高群,三个已经在行业里待了快十年的编剧,第一次拥有自己的署名,站到了台前。

今年3月30日,《银河写手》全国公映。有评论说,它给影视行业的25-35岁的失败者们提供了一些情绪价值。可以从票房倒推出中国的编剧人数。如果票房没超过五千万,证明编剧和迷影青年依然是小众群体。

也许,编剧和迷影青年确实没那么多。单丹丹叫自己“6分编剧”,是影视行业这个金字塔的塔基,但他们如此真实地生活在北京,生活在一个行业里,“它有存在的必要”。

责任编辑:

网址:电影《银河写手》和它背后的“6分编剧”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2070

相关内容

电影《银河写手》和它背后的“6分编剧”
《霸王别姬》之后,再无史诗级华语电影?编剧芦苇有话说
影子写手集体现身并评选奖项,是时候重新看待这个职业了
与韩流室友共赏Re银闪|银河炫光 银河璀璨之星 宋亚轩
都美竹写手发文为当年的事情道歉……
春夏交替天渐暖 赏拍银河正当时
倪妮好像把银河穿身上了,真的是很风情万种的美
突传噩耗!著名作家、编剧去世
“中原电影”的光与影
给庸常生活开一剂良方,电影《走走停停》:打破世俗束缚,寻找内心自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