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剧《西游记》:当代东方表达重构取经故事

发布时间:2024-04-07 07:17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生活知识# #历史文化#

原标题:新国剧《西游记》:当代东方表达重构取经故事

《西游记》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中国古典名著之一,对它情有独钟的导演黄盈,不断挖掘这部经典,大胆进行独特风格的自我表达。他不同时期的几个版本《西游记》不仅记录了自身的创作和成长变化,也为挖掘“中国材料”、提炼“中国方法”、表达“中国思想”,提供了极具观照价值的舞台样本。

2008年首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黄盈为开幕演出做了一版根据“孙悟空大闹天宫”故事创新改编的《西游记》,充满天马行空想象和百无禁忌少年游戏的演出现场,让全场观众在热烈的互动氛围中瞬间回到童年,也在“告别童年”中感悟成长。2016年,日本戏剧大师铃木忠志邀请黄盈到利贺戏剧节进行创作,他带着演员在冰天雪地中排演了一版元杂剧《西游记》。这次创作,激发他回国后又排演了一版与当年完全不同的新国剧版《西游记》。今年4月3日至6日,新国剧《西游记》2023版在曹禺剧场上演,在这个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当代演剧观念有机融合的版本中,主角不再是孙悟空,而是去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一路不断面对重重磨难和各种困境,也让观众跳出神话故事,去省视每个成年人充满艰辛与磨砺的人生修行之路,思考“如何面对真正自己”的问题。

整个舞台简约空灵,颇有禅意。中间只有一方白沙池,背景是如同五指山或僧帽的五块镜面,映出舞台镜像;古琴琴师偏隅一旁,戏曲元素贯穿始终。年轻的“江流儿”带着西天取经的志向孤身上路,一路上遇到三个徒弟,分别对应“嗔贪痴”:悟空暴戾弑杀,面具沾满斑斑血迹;悟能贪恋美色,蓑笠掩盖不住情欲;悟净沉溺幻象,箩筐骷髅头深陷安逸懒惰。每个徒弟身上都有用竹、草、席制成的形态各异的标志性造型。当他们隐去时,这些面具装饰却都留下戴在了玄奘身上,既成了玄奘的盔甲袈裟靠旗,同时也是他的累累重担枷锁。

这些徒弟到底真实存在过,还是玄奘修行路上的业障与幻象,或是他心魔欲望的投射?取得的“无字真经”到底何解,是否能够解开内心层层困惑?当玄奘从无畏天真到迷茫沉重,如同人格分裂一般疯狂回溯来路,试图理清归途;再到在众罗汉的莲花心经唱诵中慢慢归于平静,卸下一切,返璞归真;最终起身,松手,放下,离去,天降白沙,结尾归于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而此时,舞台另一侧又走上来一位“新玄奘”,象征着又一个轮回。因此这不只是玄奘的传奇,更是有关万千众生的寓言。

作为一部有传承有创新的“新国剧”作品,这版《西游记》既有深刻思辨的哲学色彩,又有丰富寓意的东方表达,充分体现了编剧导演对于中国文化和舞台表达的深入研究与探索。剧中这些具有扎实戏曲功底的演员们在舞台上的表现行云流水,唱念做打俱佳;尤其是一段悟空借女儿国国王肉身戏弄猪悟能的“双簧戏”,更是巧妙展现中国戏曲表演之魅力。空灵古琴声中,溅起飞沙一片,也极具中国写意美学的神韵。这一切,都带给观众强烈的内心感悟。濮存昕看到了“放下”;王刚感受到了“空与色、有和无、虚与实,戒妄念,惜当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人生都是一场修行,真正助我们修成正果的,非外在之经书,而是历经艰辛与磨砺,最终修得的本心。

责任编辑:

网址:新国剧《西游记》:当代东方表达重构取经故事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0710

相关内容

新国剧《西游记》:当代东方表达重构取经故事
视频|换个视角看经典 新国剧《西游记》讲述玄奘自己的故事
新国剧《西游记》换个视角看经典
西游记中,取经路上最弱的三大妖精是谁?两个名头特别响亮
回顾2015国剧盛典 的精彩瞬间:刘恺威 表达了对 你是我的姐妹
陈建周推出个人艺术故事集《画西游记的男孩》
真正取经的唐僧,早已死在取经途中,为何会有这种说法?
北京人艺再演《我爱桃花》 古典故事链接当代价值
《西游记》,现代物流启示录
艺镜|金庸百年:重建 “侠”想,重构表达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