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贤思远 笃志前行
清明节是扫墓和缅怀祖先的日子,也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生活知识# #历史文化#
原标题:怀贤思远 笃志前行
4月3日,学生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英烈献花。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摄
4月3日,在贵州省赤水市红军烈士陵园,小朋友手捧鲜花向英烈致敬。新华社发
“晓日清明霁,华林物色新。”清明时节,我们在慎终追远中寄托悠悠哀思,在抚今忆昔中坚定前行步伐。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人们在天人合一的和谐奏响中,感悟着生命的重量、人生的意义,这份独有的旷达从容,为清明文化增添了独有的哲思与气韵。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与文化符号,清明节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孕育了丰富的人文意涵。我国清明扫墓的传统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到秦汉时期,祭扫坟墓已成为清明时节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通过虔诚的祭祀仪式,人们抒发对先祖亲故的缅怀感恩,诉说饮水思源的脉脉深情,思索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人生道理,这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对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的坚守,更是对崇高品德、气节风骨的承袭。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回望千年,历代华夏子孙自强不息,敢为时代先锋;放眼近代,无数英雄烈士前赴后继,挺起民族脊梁。时至清明,缅怀先烈事迹、传承英烈精神尤为意义重大。
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壮烈激昂,到“党有指示,虽死不辞”的忠诚勇毅,再到“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的崇高追求。革命先烈用鲜血书写下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用生命树立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永远的丰碑。正是他们的伟大事迹和不朽功勋,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勇敢踏上排除万难、砥砺前行的奋斗之路。
理想之光不灭,信仰之光不灭。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未来的路上,更要弘扬英烈精神、坚定必胜信念,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怀贤思远,笃志前行。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当前,我国正阔步行进在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更要始终怀抱革命先辈的伟大理想,赓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这个生机勃发的时节,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昂扬奋进!
文/光明日报评论员
编辑/王涵
责任编辑:
网址:怀贤思远 笃志前行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0311
相关内容
怀贤思远 笃志前行他以匠心打磨,专心笃志沉淀扎实演技!
琴音会友!“琴怀香江——香港国乐名家交流会”在京举行
禁欲系挑战:披荆斩棘,克服困难前行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诗赏析
赵露思, 王浩、张峻豪,刘恺威,陈星旭,邓为,陈哲远、陈星旭,赵丽颖…
22.88米十字绣!母亲用7年完成一幅作品 激励儿子事业继续前行
墨染青春 妙笔生花(93)|博学而笃志 逆流而奋发
是好朋友的周末秦霄贤秦霄贤
8月14日秦霄贤机场到达 秦霄贤渔夫帽黑色外套,边走边收信…